讲道理。
马氏骂了海东岭一通,又顺道怨了他的妻子和儿子许多话,末了才道:“今年老爷回乡祭祖,要办的事太多了。他要给族人训话,重新掰正族规,还得把族学给重新立起来,请一两位靠谱的先生来教族里的年轻孩子。他还得去买地,安排好佃户,再买些下人回来使唤。如此忙碌,也不知能不能赶在初十之前办完。若是办不完,也没办法耽搁,他还得回京城咧。元宵过后,衙门就要开门办差了,他又耽搁不得。说不定今年清明时,还得再往老家走一趟。”
海棠听得皱眉:“这也太辛苦了些。难道爷爷打算这些事全都由他自己去做吗?就不能找几个帮手?”
“能找啥帮手?”马氏撇嘴,“海氏族里但凡有一两个靠得住的家伙,也不至于叫那几个废物老头子嚣张了这么长时间!”
海棠想了想:“那两位老童生……”
马氏摆摆手:“他们比旁人强在多读了几年书,还算明白事理,也知道读书的好处,因此一直劝家中儿孙读书。可他们一把年纪都没考中个秀才,可见也不是啥有本事的人,更不聪明,不然不会叫那几个族老拿着大道理忽悠几句,就做了他们的帮凶,也跟着为难你表姑。别看他们如今好像比其他族老强些,但也没强到哪里去。若真将大任交给他们,多半是要出岔子的!”
因此,海西崖一直只让那两个老童生做辅助,在族人面前帮着长房母子说好话。他们一直负责族中后辈的开蒙与学习,在族人中声望较高。他们若肯出面为长房背书,族人们多半是能听得进去的。
可他们没有管理庶务的能力,不能指望他们能将族中事务大权担起来。
海棠又想起了另一个人:“阿奶,您方才说,族里还有读书读得不错的后辈,差一点儿做了县衙小吏的……”
“哦,那个人呀。”马氏叹了口气,“是个旁支偏房的孩子,家里兄弟好几个,父母却穷得精光,嫁不起女儿,也娶不起媳妇。这个人从小跟着族里的老童生读书,还算有点天赋。可那又如何咧?做老师的考了几十年,都没考上秀才,又能指望做学生的有多大的本事?”
海西崖与马氏是从两位老童生那儿听说这个族侄的事的。他跟着族叔读书,有点天赋,但家里供不起学费,他只能蹭族叔的纸笔书本,考过一次县试,成绩还不错,可参加府试的路费实在凑不出来,就没能再考下去。江家横行乡里,海氏族中但凡有个出色的子弟,都要被江家欺压,他便背着行囊出外谋求,据说是在一个书铺子里做伙计。今年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