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害最大的就是豪绅巨商地主们。
齐州变法的主线是:抑制土地兼并。
为了保障抑制土地兼并为商人们带来的损害,便有了官招商法。
而后,以“富国”为主线,王安石又提出了六条变法策略,分别为: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和均输法。
青苗法是为了让大量佃农变成拥有土地的农户。
为了减少商人地主对农户的剥削,官府便以低息向农户贷款贷粮,帮他们渡过难关。
王安石提出的是每半年取利息三分。
赵祯心疼百姓,在与三司商量后,直接降为一分。
此策,朝廷其实是赔钱的。
但在很多商人和百姓眼里,官府仍然是剥削者。
免役法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劳动力,官府收取的免役钱,基本与雇佣劳力是齐平的。
至于方田均税和农田水利法,都是为了增加土地,鼓励垦荒,使得田地增产,全都是为帮助贫民佃农所设的策略。
当然,此举也是有一定私心的。
大宋之所以不抑制土地兼并,主要原因是豪绅地主阶级交纳田赋稳定,抗风险较高。
而贫苦百姓遇到天灾,便无法向朝廷交税。
至于市易法、均输法,官府为了压制“低卖高卖,哄抬市价”不得已斩断了很多大商人的财路。
总而言之。
王安石与司马光设计出来的这一系列措施,首先是为富朝廷,其次为拉低民间贫富差距,最后才是令民生财。
站在朝廷的角度上,这套策略并无太大问题。
依照此策施行,国库财政一定会增加,但是却也剥削了很多大商人的利益。
换言之。
朝廷吃肉,百姓喝汤,富而不为官者成为了被剥削者。
但这群“富而不为官者”向来都是为朝廷纳税的主力部分。
他们若出现问题,大宋依旧会有问题。
站在百姓的立场,说句不太好听的。
此做法就是夺商人、地主、农民之利归国家财政,以此缓解朝廷的三冗现象。
虽然也帮助了大批量的佃户穷民,但本质上只是减轻了剥削。
并非没有剥削。
这其实是一个没有办法的事情。
国库要增收,朝廷要图强,官、商、民必有一类要遭受到损失。
而当下裁官又不能先行,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