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闹出个丑闻就很难看了,到时喜事变丧事,甄氏被满门抄斩也不是不可能。
最让荀皇后担心的是,太子尚且年幼,正是心性不定,且正在成长的过程之中。
少年慕艾,喜欢上的女子一旦背叛,很可能会让其性格扭曲,做出一些常人不能理解的恶事来,不知未来又要生出多少乱子,平添多少风雨。
这对刚刚稳定下来的帝国绝不是一件好事,太子刘平出事,影响的人就非常多了。
最麻烦的就是如果刘平失德,刘备肯定会动易储的念头,哪怕换成刘诚,这废嫡立庶,也会为后世埋下无穷祸患。
为避免狗血的事或者说是悲剧发生,荀皇后直接以带在身边教规矩为由,下了一道懿旨,将待嫁的甄宓从宫外接到了后宫,就放在自己眼皮底下。
这事其实是不合规矩的,但刘备西征之后,后宫一应大事,都是荀皇后一言而决的。
刘平会阻止么,肯定不会,甚至是乐得促成此事。
不过在朝会上,他则苦着脸向礼部一些挑刺的官员表示,不好违背母后的意思,这事他也做不得主。
搞到最后这些礼官也没办法,礼部尚书,他们的顶头上司姓荀,也不敢再揪着此事不放。
不然真会出现因为左右脚先迈入礼部衙门等类似的芝麻小事,被穿小鞋针对。
同时冒着得罪皇后、太子、以及顶头上司的风险劝谏,除了那些满脑子想着出名的御史,礼官们可没有这么傻。
而且平日发言最积极,逮谁骂谁的御史台,全部选择性失明,耳聋,就当不知道此事。
嗯,他们虽然崇尚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可却不想找死。好日子才开始,去惹不能惹的人作甚。
再说了,人家皇后虽然做的不合礼制,但在规矩和流程上没有任何问题,又不是住在坤宁宫。
而且人家还请了甄氏的几个老妇人跟着,在某处宫殿为此女寻了住处,权且当作客居紫禁城,用得还是教规矩的由头。
此外,就在甄宓入宫的当天,太子就住进了暂时没人的武侯府,并着手开衙建府,建设东宫。
整个流程严丝合缝,真要论起来,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去撞了南墙。
至于太子这么早就开衙的大事,自然是向刘备请示过的,结果回来的只有一句口谕。
前去的鲁肃只带回一句让众臣哭笑不得的口谕。
“这等小事莫要烦寡人,按太子的意思来。”
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