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微笑是讨人喜欢的,但在葬礼上,你可以“笑”吗?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部电影有其可取之处,为什么能感动人?甚至让一些人忽略了真实的历史?
因为电影的切入点,不是大人,不是成年人,而是孩子!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对孩子人们总是宽容的,是更有同情心的。
其实同样的《辛德勒名单》切入点,或者说最大的亮点,之所以成为经典,不难发现,电影最鲜艳的一抹红色,也是一个孩子!
所以这就是李易不理解的地方,你看,这类的作品,导演们都尝试过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可是为什么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切入呢?
比如《萤火虫之墓》,如果把背景换成是国内呢?
是不是争议点就反而不存在了?
因为我们才是受害者,那么出发点,就不存在错误,而故事的原型?
不客气地说,在那个时段,国内连成年人都经历了那样的浩劫,更何况是孩子?
要知道很多历史史料都提到过在那场浩劫当中的孩子们,可是李易真的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个导演们却从未考虑从这方面来讲述?
其实拍摄这类的电影,故事的真实性,反而没有那么的重要。
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故事,来展现这段历史!
所以,如果让李易来拍,他会选择,直接改编《萤火虫之墓》,这部电影,其实在李易看来,最大的亮点,或者最聪明的地方,就是以孩子的视角,或者说主要讲述在灾难,在浩劫之中的孩子的故事。
当然,《萤火虫之墓》尽管抛开立场不谈,电影的确感人,可是不代表没有槽点,李易觉得槽点是真的不少。
从记忆里面网友们的吐槽就可以看的出来。
“应该改名为:我是怎么把妹妹养死的!”
是的,在李易看来,也是如此,虽然你不能说那也只是个孩子,可是的确有很多令人费解的地方。
(本章完)
64454272
天下小黑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流行中文】 www.lxgh.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lxgh.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