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雨花台和紫金山比起来,紫金山就更为重要。
紫金山,又称钟山,位于南京城东郊,是南京的母亲山,也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有“金陵毓秀”的美誉。
紫金山山体东西最大长度约7公里,南北最宽处约3公里,平面成尖端朝北的等边三角形,地势算得上险峻,是南京城的重要屏障。
南京自古都流传着一句话:“紫金失,金陵焚”,可见其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虽说此次南京保卫战是以巷战为主,但并不意味就要轻易放弃紫金山。
紫金山上的主峰——北高峰,也叫做头陀岭,海拔达448米,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
站在头陀岭上,可以俯瞰整个南京城,正可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从军事角度上来说,紫金山对于南京的战略地位比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马马耶夫岗还为重要。
马马耶夫岗位于斯大林格勒中部郊区,一座只有103米高的山冈,然而它却是此区域的最高点,在此可以俯瞰伏尔加河以及斯大林格勒大部分城区。
这里不仅是良好的观察点和炮兵阵地,而且可以居高临下火力封锁大片城区,德军如果控制了马马耶夫岗,势必会利用地形优势切断伏尔加河上的苏军补给线。
后世军迷都应该都知道,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失败的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没能切断城内苏军的补给线,大量的生力军和装备物资就是通过伏尔加河上的交通线源源不断的运输到前线的。
德军当时占领了90%的城区,却始终未能拿下整个斯大林格勒的原因,就是因为苏军占据了马马耶夫岗、巴甫洛夫大楼等支撑点。
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苏德双方为了争夺这个马马耶夫岗投入了大量部队,惨烈的拉锯战使马马耶夫岗的阵地反复易手,最终苏军在马马耶夫岗的誓死抵抗换来的是整场战役的胜利。
而战役结束时,双方倒在这个高度不过1百来米的山岗周围的尸体已经高达数万具。
对国军来说,紫金山不仅仅是一道天险屏障,而且还是一处随时可以威胁日军攻城的腹背之刺。只要在北高峰上设立炮兵阵地,炮火可以覆盖整个南京城东地区,让日军心有顾忌,不敢放手攻城。
所以不论是南京城是不是要坚守,紫金山都是中日双方的必争之地。
历史上,紫金山是由当时最精锐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防守。只是彼时的教导总队才刚刚经历淞沪会战的大溃败,本来1万8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