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农发展的今天,不断的去追逐产量、追逐规模、追逐种植面积、追逐价格,已经不合时宜了。实际上,我们农产品产量的问题越来越变成质量的问题,越来越变成一个供给侧水平的问题,转变是必须的。”
“今年以来,我国农业领域有两个产业在结构性改革上进展顺利,亮点纷呈。一是大豆产业,二是人参产业……”
不少的目光瞟向齐政。
这是2013年最后一个月,在吉省举行的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现场,国家农业部韩部长在发言。
座谈会上,有各省(区)农业(畜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还有一些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代表受邀出席。
换做另一个场合,齐政也许会作为备受推崇的企业领导而被围在中心,得到亲切的问候和马屁。毕竟,嘉谷集团在农业多个领域,堪称是国内的一方大鳄。
但是,在这个座谈会上,齐政的左前方,是由原国家水产集团和国家牧工商集团合并而来的中农发集团副总;前方,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与粮食贸易企业的国粮集团宁老总;右前方,是承担着调控粮棉油盐物资供应和价格稳定职能的国储粮集团代表……
齐政的左边,还有全国农资流通领域巨无霸的国家农资集团的领导;右边,是全国农业装备领域标杆企业的国家农机院集团高级干部……特丫的一水的涉农央企!
都说国企在金融、通讯、石油天然气以及公用事业中占据垄断地位,掌控着中国经济的命脉;但即使在不起眼却关乎国计民生、处于基础地位的农业领域,国企依然凶猛。
“凶猛”这个词,咋入眼感觉有点不太适应,令人联想到那些洪水猛兽似的,但很多时候确实很好的体现了国企形象。
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三十多年,仍然可以感觉到民企和国企就是一句话——不平等。
譬如在这样的国家级座谈会上,受邀企业代表中,民营企业只有一根独苗苗——嘉谷,这还是因为会议的主题跟嘉谷密切相关。
也正因为如此,在企业代表团队内,有种同仇敌忾的气氛在隐隐流动。
台上的韩部长是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的,或者说,就算注意到了,也不在乎。
他洪亮的声音继续在会场内回荡:“从大豆产业和人参产业的振兴中,大家可以看到,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与以往有所不同,不能仅仅停留在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层面上,而是要更好地对接国内外市场需求,更充分地将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