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是个相互利用的战场,下面人利用我们这颗大树乘凉,我们也能利用他们达到政治抱负;
想要一展宏图,做出一番事业来,没有这些个‘枝叶’,纵有再大的才能,也无济于事。”
蹇义难得掏心窝子,“远的不说,就说去年的南民北迁吧,数月时间,迁徙数百万百姓,能有这么大的成果靠的是什么?
不还是下面的人,尽心尽力的督办?
若没他们,莫说大几百万,一百万都迁徙不了,人家这么卖力,为的是什么?”
李青默然抿着茶,蹇义也不再说话。
等着李青做出抉择。
许久,李青开口道:“这番话,蹇尚书何不直接谏言皇上?”
蹇义苦笑:“一样的话,从本官口中说出,和从李尚书口中说出,有着天壤之别。”
这是事实!
李青历经四朝,蹇义也历经四朝,所以,他太清楚李青的能量了。
蹇义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他踏入官场时,李青就已是风云人物。
当他还唯唯诺诺,处处陪着小心的时候,李青就杀驸马、斩贪官、征伐漠北、封永青侯,一句风光无两,根本无法形容李青的牛逼。
更让蹇义匪夷所思的是,李青不仅在洪武朝牛,在建文朝依旧牛。
这也就罢了,靖难之役后,李青这个建文心腹,非但没受到丁点儿影响,地位反而更上层楼。
太宗那么多疑的一个皇帝,对李青却信的死心塌地,就……离谱。
到了仁宗,李青几乎被奉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师了,说的话简直堪比金科玉律。
当今皇帝,亦是如此。
连续五位皇帝的绝对信任,纵观历朝历代,李青绝对是独一档的存在。
朝中官员都知道李青牛,但没有人比蹇义明白,李青到底牛到了何种境界。
部阁之争,谁赢谁输,李青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官说句不好听的李尚书别生气,”蹇义叹道,“李尚书你起步太高了,根本没经历从小人物一步步上来的艰辛,对其中的弯弯绕也知之不详。”
李青眼眸微动,颔首道:“请蹇尚书明言。”
蹇义见他肯听,心中稍稍松了口气,认真道:“其实很多时候,本官都是无奈之举,你或许只看到我甩锅、和稀泥,却没看到我的苦衷;
吏部天官说起来威风,可谁又知这威风背后的辛酸?”
“各部协调,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