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诸子不公!”
可能是有一些不公平,实事求是的来说,南方的一些地方文风确实更盛一些。要说科举下场,这些人中榜的概率更高,这也是靠实力的。
这还算是收敛的,没有像历史上的南北榜案那一年,所录五十一名全系南方人!而且还是浙江、福建、江西,三个省占了四十四人,全中国其他省份无论南北,加一起仅有九人上榜!
朱允熥脸色难看,送来了一百分卷子,浙江、福建和江西的中榜者接近六成。北方人加起来,还不到百分之十五!
朱允熥基本上没看文章内容,只看这些人的籍贯。
朱允熥的话音刚落,有些人一下子反应过来了,意识到了皇太孙有些不满的原因。
赵勉等人心里一颤,只是对于朱允熥的这些吩咐,他们未必就放在了心上。
赵勉立刻跪下,磕头说道,“启禀殿下,臣不敢!”
朱允熥看着赵勉,说道,“看来江南文风之盛,这是所言非虚了。”
朱允熥冷哼,冲着赵勉说道,“既然你不服,着令刘三吾并上一科进士、翰林院诸人复阅!报的一百人,北方人不得低于四成!”
一共送来了二十份卷子,加起来只有两个北方人。
朱允熥看着赵勉,直接问道,“你和我说说,大明开国近三十年,皇祖父励精图治、宣扬教化,怎么还就不如蒙元时了?”
赵勉等人似乎意识到了有些地方不对,不过还是赶紧命人再送十份卷子过来。
其他人还是在耐心的听着,也都不觉得这件事情有太大的问题,因为实际情况就是如此。不只是这些地方本身文风就盛,而且也是程朱理学比较集中、繁盛的地方。
坚持自己的一些观点,认为量才取士才是正途。皇帝或者皇储的一些考虑,那不是这些人需要在乎的。
皇帝他们需要考虑的是全天下,而赵勉这些人考虑的是江南,甚至是一州、一府,是他们在士林的名声。
更何况过去的一年里,给了不少文官足够的信心,他们可以尝试着去挑战、试探皇帝了。
在赵勉等人离开后,朱允熥说道,“让蒋瓛和朱忠开始准备一二,让人去拦我二舅的车驾,让人去堵长兴侯的府门。”
张福生立刻将这些事情记在心里,有些事情他知道不少。不过最重要的不是他的态度如何,而是这些事情该怎么去办好。
想了想,朱允熥说道,“大姑父,你觉得如何?”
梅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