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有名无实,朱允熥恰恰相反是有实无名,缺了一个皇帝亲自下旨的‘观政’,也没有皇帝亲自下旨的‘理政’。
大家也都揣着明白装糊涂,在这个时候去和皇帝、太孙计较这些事情,是自找麻烦。
春耕秋收,这些事情非常重要,可是朱允熥担心的是春夏的时候会出现天灾人祸。
朱允熥拿起毛笔,提笔写道,“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资。而时有旱涝,不可不备。朕每令有司修治水利,而有司不以时奉行,致令民受其患。”
没有错别字,朱允熥就是写的‘朕’,虽然老朱很多时候写圣旨也是‘我’、‘吾’等,不过用‘朕’也不会错。
“遣国子监生及人材分赴天下郡县督吏民修治水利,集吏民乘农隙相度其宜,凡陂塘湖堰可储蓄以备干旱宣泄、以防霖潦的,皆宜因其地势修治。勿妄兴工役掊克吾民。”
朱允熥写好这些,交给张福生,“送去给我大姑父,令国子监照办。”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可是也不算是绝对。
老朱此前就规定了,大明朝的读书人要练习射术。虽然现在的大部分士子还不算是具备君子六艺,可是也不全都是只会之乎者也。
国子监的这些学子们除了读书,也是半只脚迈入官场,朝堂上也有不少官员是直接从国子监挑选。
让大明最高学府的学子们去做些实事、了解民生等,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免得有些人只会夸夸其谈,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施政理念。要将理论结合实际,这才是一个官员应该具备的品质,要做出一些实事才好!
(本章完)
56067040
来点猪头肉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流行中文】 www.lxgh.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lxgh.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