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着饭的朱允熥随口提起,“祖父,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年勋贵人家的子弟,现在有些不堪大用了?”
老朱就说道,“你大舅子,九江,这都是有些本事。江阴侯吴高,也能算得上名将。”
朱允熥不太满意的说道,“话是这么说,可是比起咱们当初的声势差远了。”
“那不能比!”老朱就严肃的说道,“咱老家的那些人都是良将,哪个不是百战余生活下来的?就说九江这些人,多是读兵书,能练个兵。遇到了个小的蛮夷叛乱都是大战事,他们又能有几回机会真刀真枪的打一场?”
老朱语重心长,说道,“咱们那会儿是打输了,说不定就没了性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是在琢磨着打仗,就是要被人打。打了一百场仗能活下来,不是名将也是猛将,看都看会了。”
真要这么说也没太大的问题,实战就是最好的检验舞台。
名将都是打出来的,还是要靠实打实的战绩来说话。
话虽如此,不过朱允熥还是说道,“祖父,如果天下承平,文官那边必然是源源不断有新人。咱们勋贵、武将这边虽说也是世袭,只是到底比不上文官。”
老朱也不无这些担心,可是只能问道,“你有什么法子?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开国初期都是勋贵厉害,文官到底是要慢慢有些权势。”
“文官,肯定不能只是让那些读孔孟之道的人进来。”朱允熥就说道,“现在那个严震直就不错,从一介小吏成了工部尚书。”
老朱就严肃起来,“允熥,这么做那些文官可是要反了天!”
“我知道。”朱允熥就笑着说道,“我听过温水煮青蛙的说法,也不一口气就弄的文官不服气,咱们慢慢来。以后文官里头也有些小吏,科举也是正途,还有拣拔、举荐,总之不能就是高官显贵全都是科举出身的儒家子弟。”
老朱又问道,“真要是如此,那些小吏当了官也是个隐患。”
千万不要小看那些所谓的小吏,当官的很多都是到了任期就走人。
而一些小吏都是地方上的地头蛇,有些小吏甚至可以架空主官。
“当了官,他不走都不行。”朱允熥就说道,“给他们一个官身,以后想要盘踞一方可不行。”
朱允熥继续说道,“以后小吏可为官、布衣可为官,就算是工匠也可为官。”
老朱不太乐意,“那咱定的户籍之制不就是废了?”
“户籍肯定不能随意动,只是也没必要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