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自然狂暴的一面充分地展现了出来。他也用超高频率的颤音,把在这份狂野之风下瑟瑟发抖的草木的模样展现出来。
原本的乐谱里并没有这些细节,全都是弗里曼自行创作、追加进去的即兴演出,他为这次演奏倾注了全部的感情,有那些好的、愉悦的,也有那些坏的、痛苦的、悲伤和害怕的情感。他演奏的不仅仅是一首曲子,他演奏(诉说)的就是他自己的人生,一路跌跌撞撞、在泥泞中摸爬滚打过来的人生。
裁判们能理解他吗?
还是说,把这份演绎当作一种"亵渎",给他打极低的分数?
伊莱恩并不想去管。反正只要弗里曼开心就好。
猫人少年已经在众人面前展示出自己的音乐,他自己的心境和经历来了,那份真实的情感才是最可贵的,比任何按照谱子机械而精致的演绎,都要珍贵得多。
《原野之风》进入第三乐章,那风声从狂暴变成温顺了起来,但它和第一乐章那种平缓温柔不一样,它带着前所未有的傲气。
风也在追寻自由,它本是一个自由的灵魂,在这原野之上恣意驰骋。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束缚它,哪怕是空气阻力。
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游,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在那澄澈的蓝空之下,那自由的风一直往无尽远处吹拂,伸展,扩散,最终彻底消散,重新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宛如生命本身,诞生过,叛逆过,成熟过,最终消散。但它不会真正消散,它总是在世上另一个角落,卷起另一股年轻的风。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风就是生命的一种形式,一种借喻,是生命在这天地宇宙之中的大循环本身。生生不息,无穷无尽。
感悟自然就是感悟生命本身。能做到这一点并把它融入到音乐之中,它就是伟大的,美好的。
乐曲以弗里曼一个悠长而幽远的拉奏结束。
一曲终去,风消云散。
伊莱恩也松了一口气。他不管弗里曼的演奏是否能为大众所接受,他甚至不在乎那些人对那孩子的"亵渎行为"的谩骂。总之他觉得这就是出色的演奏,这就是弗里曼自己的音乐。他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了不起,可以无愧于心了。
然而有趣的是,台下爆发出一连串的掌声。
当然,其中也有不愿意为弗里曼鼓掌的人。那些守旧者选择对这种"亵渎"保持沉默,吝于加以赞许。但愿意赞许他的人仍然很多,而且他们的掌声之激烈,盖过了反对者的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