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碰得头破血流的阿尔巴尼亚联军已经彻底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勇气,大多数部族都选择了无条件投降,不愿投降的少部分人撤入山中或者在远离奥地利边疆的地区继续顽抗。
这对于奥地利帝国来说并不算是一个好消息,山民们的投降不过是意味着敌人由明转暗而已。
弗兰茨并不怕双方真刀真枪地打上一场,毕竟己方擅长这个并且占据了绝对优势。
然而一旦进入群山之中不但要打消耗巨大的治安战,同时还需要识别敌我,否则极有可能激起更大规模的叛乱。
所有问题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原点,奥地利帝国没有足够的兵力,更无法支付占领群山的庞大代价。
最终奥地利的军队只是进驻了外围的主要关卡,以及一些地质队提前圈定的重点区域。
事实上作为一个列强对于周边的探索是不可能停止的,同样也不只奥地利帝国一个列强探索过阿尔巴尼亚地区,俄国人也曾经向当地派遣过探险队。
虽说此时俄国人是打着帮助盟友的旗号与奥斯曼帝国作战,但它却一点也不想奥地利帝国参战。
毕竟奥地利帝国这个盟友已经在此前的一年里展现出了其强大的实力,尼古拉一世一点也不想其继续变强。
此外在俄国人的计划之中,巴尔干没有奥地利人的位置,前者不希望后者继续在巴尔干地区继续扩张。
奥地利帝国在南部群山的行为直接暴露了其虚弱的本质,这才让俄国人松了一口气,群山之中降而复叛的戏码再次上演。
但这些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是他们最后一次作死,因为希腊的军队已经攻破色萨利从另一个方向攻进了阿尔巴尼亚。
众所周知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阿尔巴尼亚南部山区中生活着大量的希腊人。
他们的身份和文化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是遭到歧视和压迫的,但平时欺压他们的并不是奥斯曼人,而是作为邻居的阿尔巴尼亚人。
经过数百年的同化阿尔巴尼亚人大多已经改教获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然而希腊人却更好地保留了文化传承,从事着教育、商业、医疗相关的工作相对较多,对于农耕的热情也相对更高。
这种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不平等让双方的矛盾无法弥合,过去有奥斯曼人这座大山压在头顶上的时候双方还能暂时放下仇恨。
但对于奥地利人的到来,希腊人其实没有多少反抗情绪,毕竟现在希腊的统治者也是个德意志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