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战机”的项目,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周瑞硬是在万户基地,老老实实待了十几天,时间直接来到了七月初。
周瑞的时间大部分给了“刑天战机”,每日站在由智能单元组成的方塔上,指导项目组工作。
他是整个项目的主心骨,有他没他完全是两个样子,所以一直脱不开身。
项目参与人员来自全国各个机构,并且绝大部分都是外地的,时间长了,管理和积极性就会出现波动,所以周瑞不希望这是个拖泥带水的超长期项目。
他周某人办事,突出一个快。
小部分时间,则用来监督“凌霄平台”的准备工作,虽说轨道机械平台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榫卯、板砖这样的基础部件早已做到了量产,并且由于设计思路,重新构建“异形平台”是很容易的事情
但凌霄平台毕竟是军用平台,细节上有很多不同。
比如固定“刑天战机”需要的互锁配件,燃料补充方案,各种雷达、通讯模块,以及和四象隐身技术的适应性问题。
好在南天门平台、钱学森平台,已经积累了大量技术储备,结构上可能需要创新,技术上也有挑战,但并不大。
两个并行的项目,一天内给他从早站到晚,工作强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要抽时间去六号厂房喂猴子。
“周工!丙组需要您看一下!”
方塔之上,周瑞戴着银白色手套,正在指挥调度,小洒则在肩头发呆。
它看似一天呆十几个小时,其实大部分时间是在多线控制智能设备,辅助周瑞的指挥,一人一机现在已经配合的十分默契了。
听到呼喊,周瑞也没动,只是派了一架工指无人机过去,通过摄像头远程查看,画面会显示在面前的屏幕上。
如果是摄像头解决不了的问题,他才会选择离开高塔。
无人机飞了过去,一个完全成型的镂空机架,已经安静的伫立在操作台上。
丙组的任务,是探索利用超高压一体化压铸的方式,批量化制造框架的可能性,比起其他两组,这边主要的任务都集中在机架上。
实际三天前,他们已经完成了机架的搭建,这两天正在不断简化各零件,尤其是连接件的结构,日后估计还得出差,寻找能完成压铸工作的厂家。
周瑞控制的无人机刚过来,正准备询问,就看到一个路过的工程师,是厂房里少有的几位女性之一,周瑞记得叫费芳,来自航天局。
对方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