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少量兵马防守,如果建虏今冬再来,京营随时都可以再入驻。整个蓟州,处在一种外松内紧的状态中。
而经过去年建虏入塞的考验,蓟州总督赵光忭和总兵佟瀚邦都得到了朱慈烺的肯定,对于蓟州防务,他还是比较放心的,到达蓟州之后,朱慈烺没有入城,先登上翠屏山,巡视三处城寨,和去年相比,这三处城寨都进行了加高加固,壕沟也挖的更深,比之去年,更加坚固。
站在山头往下望,蓟州原野处处都是青苗,去冬种下的麦子,已经到了饱籽阶段,而今春刚刚种下去的玉米,已经透出青苗,开始茁壮成长,而在翠屏山腰上新开垦的一些梯田中,土豆长势非常不错,这一切都让朱慈烺欣慰,不止是蓟州防线的完善,更因为那一片片生机勃勃地希望。
……
京师。
乾清宫。
崇祯帝正在批阅奏疏,他现在手中所拿的,正是黄道周弹劾工部官员和建工太监高起潜的奏疏,而上一封则是太子的奏疏,看完两人关于秦皇岛的官员不同意见,崇祯帝放下奏疏,眼中都是恼怒,当然不是恼怒太子和黄道周,而是恼怒高起潜,若没有太子的劝,他绝对会同意黄道周的意见,将秦皇岛的墨吏一窝拿下,从严处置。
但太子在密奏里说的清楚,高起潜虽然可恶,但秦皇岛码头的修建更为重要,丝毫不容耽误,再给高起潜一个机会,准其戴罪立功,但秦皇岛修建完成之后,再和他算账也不迟。
崇祯帝忍下气,将黄道周的奏疏留中,不予处置,口中淡淡问:“太子到哪儿了?”
王承恩躬身回答:“昨天一早就离开了蓟州,估摸着,明天就可以回到京师了。”
崇祯帝点头,继续批阅奏疏。
已经是五月份,气温已经比较高,原本的暖阁现在变成了夏庭,珠帘翠幄,冉冉天香,崇祯帝的身影掩映在阳光之中,脸上的愁容和鬓角的白发,并没有因为去年的两场胜利而有所缓解----他面前的奏疏,不是汇报灾情,就是要钱要粮,或者是恳求朝廷减免赋税,看到忧愤处,忍不住叹息,面对这如山的奏疏,再开朗的人,心情也是轻松不起来的。
脚步声响,一个小太监进入房间,小声向王承恩汇报。
王承恩听完脸色一变,急忙向崇祯帝报告:“陛下,定王殿下身体不舒服……”
“哦?”
崇祯帝放下奏疏,立刻站起,当初五皇子染病去世之时,崇祯帝哭的稀里哗啦,自那之后,原本一头扎在国事里,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