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来,好家伙,城里的百姓都上药师庵来求药了。
去药馆只能买药,去药师庵不仅能买药,还能求菩萨保佑。
路远怕什么!爬山怕什么!
心诚则灵,求药拜佛双管齐下,病不就好得更快了?
药师庵的香火就这么旺了起来。
庵里的尼姑们是最高兴的。虽然徐茵一再跟她们保证:药师庵一定能自给自足,但她们心里多少还是有顾虑的,别看佛门远离俗世,其实和店铺一样——都讲究一个“门庭若市”。
就问普天下哪家寺庙不喜欢香客多?不欢迎香客到访?香客多意味着香火旺,香火旺意味着庙里僧尼们的日子好。
尼姑们高兴得干什么都有劲,徐茵却暗自庆幸接手后订了一条庵规:
来庵里许愿还愿,一律不准烧香,莫把庵里弄得烟熏火燎的,既不环保还容易引发山火。
香客们没钱买糕点等供品,供一把自家种的蔬菜瓜果也没事。再不济,供几颗菜种子也行,总之心意到了就行,菩萨是不会介意这些的。
她带着尼姑们在庵前庵后种了很多花草,种的最多的当数多肉。多肉这时候还不叫多肉,叫宝石花,像极了观音菩萨的莲花座。
庵里的女尼们每天都挑长势最好的几盆宝石花,供在佛前,让宝石花淡淡的清香萦绕庵堂,这不比烧香更舒服?
香客们起初很不适应,哪有来尼姑庵拜佛不上香的?菩萨不会怪罪吗?
后来用了庵里求的药,发现真如外界说的很灵,渐渐的,大家都习惯了,每次来都不带香、改带水果蔬菜素糕点了,走的时候带一片庵里回赠的宝石花的花瓣回去。
“我们主持说,宝石花是佛界吉花,它的花瓣似叶非叶似花非花,小小一片插在泥里就能活,而且能繁殖一大堆。今后你们来还愿,无需带别的供品,带一颗繁殖的宝石花前来,菩萨比什么都高兴!”
一听这花是吉花,还能当供品用,香客们哪有不乐意的,带回去种了起来。
入冬后气温骤降,担心户外种不活,就刨点土、装在淘换下来的瓦罐、陶盆里,养在屋里。
一想到这是菩萨最喜欢的吉花,是能当供品能开光的宝石花,大家种得别提多上心,能换钱的蔬菜瓜果都赶不上这样的待遇。
你种我种大家种……末了还比赛谁家种的宝石花最像观音菩萨的莲花宝座。
等年味浓郁起来时,城里城外已然流行起了种多肉,往年走亲戚流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