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没什么上限,完全没兴趣去看。”
“+1,我也不想去看,动画电影太幼稚了。”
洛熠班级群里明显分成了两派,看过的都觉得《大圣归来》不错,没看过的则是因为《大圣归来》是动画片不会去看。
这些洛熠并不知道,他和很多影院内的观众一样,已经看进去了,对接下来的故事发展非常期待。
一部优秀的动漫制作,其实很多时候,细节很重要,《大圣归来》其实有很多地方,走的都是戳你萌点的路子,比如可爱的土地公公之类的。
对于很多粗制滥造的影片来说,把主角给制作好,不脸谱化,就已经算是好的了。
把这种画面很少的角色,都给用心制作,是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的。
这些小角色能刻画的比较好,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的作用,不会让观众在看人类的故事时觉得枯燥。
要知道整部《大圣归来》里,那种帅爆了的打斗画面,只出现在开头与结尾。
影片一个多小时,中间的所有剧情里,猴子都处于法力被封印的状态。
这对于很多想要看他大显神通的观众而言,如果中间的内容看得不流畅,不舒服,没趣味的话,肯定会感到异常煎熬,觉得这电影很没意思。
在这些小人物上多投入一些笔墨,也能更好的平衡人物和剧情。
其实不止是电影,动画,其他的艺术形式,比如和漫画也都是一样的。
就拿来说,作者完全可以在一些读者不在意的小人物上留下一些线索。
后续如果能用到这个线索,就可以把线索拓展成支线,读者还会觉得作者会埋伏笔。
如果用不到,就算不提读者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
这类写作手法,在推理中尤其常见,推理的凶手设定往往就是用这种不起眼的写法。
凶手大概率会在一开始出现的人物中,作者会在凶手身上埋一些线索,但随后就会用文字把凶手隐藏起来,让读者尽可能的忽略这个人的存在。
最后再用一开始埋在凶手身上的暗线作为定罪证据,揭开真相的时候,读者就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同时会觉得作者能埋下这种伏笔真的很牛逼。
当然了,对小人物再优秀的塑造,也掩盖不了《大圣归来》中期的疲软。
归根结底就一句话:“这电影看着不爽!没有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孙悟空在华夏人心中是能大闹天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