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学的角度看,这确实也是一种神迹。”一名修士分析起来:“我们的经书,就是天父感召了著述者,写下来的。”
“而今,天父又通过教会,把自然哲学方面的规矩和训诫,借着哲学家的笔写下来。所以,这些理论,和根据理论创造出来的器械,自然也是属灵的。它们上面,确实有神性的因素。”
“这种神性,确实更容易检验。”另一名修士也提出自己的想法:“神学上的错误,检查出来很困难。但自然哲学研究中,如果出现了误解和认知不到位的地方,很容易被其他人发现。”
“既然世界各处都是天父创造的,那么基础的规律也应该相同。这是天父给我们留下的窗口,让我们只要验证一下,就能发现其中的道理。”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各位,我们教会拿着信徒的供养,让别人耕作、纺织来养活自己,就是为了让大家省下精力,专心去感受神的光辉,再回过头来引领其他人。”郭康说:“如果教会对世界的认知能力,还不如普通的信徒,那就说不过去了。”
“是这样啊。”德米特里也觉得有道理。
他们议论完之后,郭康说,今天的主要参观项目就这些了。正好也到了饭点,大家就去食堂吃点东西,然后想想还有什么问题。关于后续的研究,也可以边吃边谈。
他们沿着另一条路,登上红色的山崖,准备返回。
从这里俯瞰,可以看到不远处,还有个海湾。那里有个小码头,岸上还兴建了几处房屋。能看到从山间小河引水的高架水渠,和还没建成的水车。其中一个建筑,有着高大的烟囱,旁边还有几个小水池。
“那里也是修道院的一部分么?”德米特里问。
“是的,我找了个运输方便的地方,准备把现在的实验性工坊整合起来,提高效率。”郭康说:“罗马尼亚各地区,有不少产煤炭的地方,可惜大都附近没有,暂时只能水运。那个靠山的建筑,就是用煤炼制焦炭用的。我们把煤放在密封的锅炉里烧,产品就是非常好的燃料了。”
“而那个池子,是处理废气的。烧完一窑,里面的废气通过陶制管道,进入这个池子底部。池子里是石灰,能把很多毒物处理掉。回头我们会给这些池子加上盖子,隔绝空气,这样就能得到处理好的炉气了。”
“还收集这东西?”脱欢好奇地问:“这个是干什么的?”
“刚才那个玻璃工坊,在锡槽旁边,不是有个大风箱么,里头就是这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