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严密,技术水平和效率也一直在提高。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从四到五个人养活一个脱离耕种的人口,发展到一到两人就能养活一个。而这些多出来的空余人口,大量从事手工业,才有了这个时代堪称恐怖的出口能力。
也是因为效率的提高,乡间的农妇才能不再参与口粮的种植,而是基本脱离田间劳动,从事对她们来说效率更高的纺织业:根据后世学者的计算,一个从事棉纺织的妇女,每个劳动日的平均收入,可以达到农夫日收入的80%;而如果从事农业,只能达到30%~60%。
所以,和普遍印象相反,“男耕女耕”才是塞里斯生产落后时期的常态,而“男耕女织”反而是技术发展之后,效率更高的选择。
产出的产品,也远不止“自给自足”,进入市场的比例一直不低,而且随着生产发展,还有日渐提高的趋势。
实际上,一直到清朝中后期,这种趋势都还在延续。清朝中页,江南各府县有至少300~570万名妇女从事纺织,每年产出棉布一亿匹,其中4000万匹输出了本地,进入长途贸易,乃至出口国外。
数据可能还不够好记,但一些戏剧性的结论,已经足以展示很多东西了。
比如,英国人在清末发动战争,目标是让清政府开放口岸,倾销商品,以此挽回巨大的贸易逆差。但口岸开放之后,逆差反而更大了。
江南和岭南地区,能种植棉花的地方有限,原料产量一直不足。战争之后,进口英国商品变得更方便,于是各地得以大量进口印度棉花,并且采购西洋机器。
这使得手工业的效率继续提高。1845年开始的十年间,清朝进口的英国棉布减少了30%。而更严重的是,大量的清朝棉布,涌入了更近的英属印度殖民地,导致孟买周围的棉纺织业雪上加霜,最终几乎完全崩溃。
1856年,英国议会统计经济数据,发现从1850年开始,对清朝的逆差已经翻了一番——这一仗不但白打,反而让情况更严重了。
议员老爷们的智慧,似乎理解不了这种情况,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强行归结为“通商口岸开的还不够,还得再开放”,为此启动了第二次战争。
所以,后世界定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之类的定义,与其说是描述塞里斯乡村,不如说是拿欧洲乡村的情况硬套——在塞里斯,这几个概念就像“神圣”、“罗马”、“帝国”一样,属于互相之间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