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饷和练饷,都崇祯弄出来的。
不过辽饷却是早在万历四十六年就有了。
辽饷每亩浮额银钱九厘,剿饷每亩浮额银钱六厘,练饷田赋浮额每亩银钱一分五厘。
单单从征收的税率上来说,倒也不是说太重。
可问题在于,大明是个贪官污吏横行的世界。
皇帝下旨每亩地征收一厘银钱,到了下边层层伸手之下,收税的税吏们敢收一分银钱!
而且大明此时还是处在灾害频发的小冰河期,各种旱涝蝗虫来了又来,绵绵无绝期的那种。
南方稍微好一些,百姓们还能咬牙死撑。可北方动不动就是绝收,普通百姓拿什么交税?
更要命的是,大明征税的主体是自耕农和小地主。
真正掌握大部分田地的大地主与士绅们,反倒是用上各种阴私手段,不怎么交税。
可怕的征税与天灾之下,无数的自耕农与小地主们破产,家破人亡之下唯有造反一条出路。
大明王朝到了末期的时候,大部分的百姓都已经成为了士绅们的农奴。
就像是军队没有战斗力,那是因为卫所的军户们都成了将领的农奴。
这些农奴们有个好听些的称呼,叫做佃户。
逃避征税的佃户们,日子过的并不比自耕农好。
因为大明的士绅们抽佣极重,基本上都是六四分成甚至是七三开。
而且士绅地主们可不管你是风调雨顺还是天灾人祸,到了收夏秋二粮的时候就要按照定量来收。
天灾之下,佃户们种出来的粮食,甚至都还不够交佣的。
这种情况下只能是破家,然后是卖儿卖女卖自己。
等到自己都卖不出去的情况下,那就要么饿死,要么扯旗子造反。
想要改变这条死循环,那就要从根源上入手,将所有的苛捐杂税全都取消。断了那些官吏们伸手的名义。
“祖爷爷,这...”拿着圣旨的崇祯,满脸纠结。
王霄也不理他,干脆的从掌印太监手中,拿过盒子打开,拿出玉玺沾泥直接印下去。
“你记住了,你现在只是京城的城主,你只需要操心京城的事情就行。这份圣旨,是给全天下的百姓们名义上解脱镣铐的。”
说完之后也不再多做解释,跟着就是将十多份的圣旨一一用印。
“拿去内阁附署,然后立刻发出去。你现在能为天下百姓们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