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程了吗?是直接出售,还是剥离整合呢?」
面对记者的追问,陶玉书却表示这是内部机密,无可奉告。
待这篇专访见报后,玉郎机构股价应声而跌。
资本市场最是现实,《天天日报》这几份媒体算不上玉郎机构的核心业务,但却实现了公司的多元化经营。
陶玉书说要剥离媒体业务,虽说有专注主营业务的优点,但同时也相当于是限制了玉郎机构的多元化发展,也让资本市场对这家公司的想像力大打折扣。
看到这份专访后,许多人都感到异。
入主玉郎机构一年半时间,陶玉书的作风历来稳健,公司的业绩也是蒸蒸日上,这次的采访完全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在外界对陶玉书这次的专访进行热议时,明报大厦内也有人在讨论着陶玉书这次的专访内容。
七楼的办公室依旧金碧辉煌,金庸和沈宝新相对而坐。
「这位林太,做事真是敢想敢干啊!」金庸感叹一声。
沈宝新脸上带着疑惑,「她以为这种小伎俩就能给你带来压力?
m
外界不了解,但沈宝新清楚的知道,陶玉书在报上透露的这番口风就是在向金庸喊话,
而且其中的意思还有些专属于女士的蛮不讲理:要是达不成合作,咱们就一拍两散。
金庸却说,「你可别小瞧她这招,刚好打在了我的七寸上啊!「
见金庸如此坦诚,沈宝新微微异,「为什麽这麽说?」
「她喊话的重点不是『合作不成就出售媒体业务」,而是提醒我,合则两利。
玉郎机构的媒体业务如果真的剥离,无论是出售还是重组,价值都不能发挥到最大,我们明报也是一样。」
沈宝新说:「那我们跟别人合作,也未尝不能利益最大化吧?」
「跟谁合作呢?」
金庸的问题显得有些明知故问,却让沈宝新陷入了沉思。
金庸在明报内部早有声明,明报不会卖给外国人,这样的决定直接将诸多外国买家排除在外。
而在香江的诸多买家中,几个报业巨头本身都有当家媒体,明报集团的业务并入后,必然会惨遭肢解,这也是金庸和沈宝新都不愿意看到的。
数来数去,明报集团看起来买家众多,实则可选择的馀地非常小。
反观陶玉书,她手中握有媒体资源,但这些媒体资源又没有到能鲸吞明报集团的地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