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用整版介绍《大宪章》就是一次破冰的试探,这标志着苏报开始从一份报纸,向正治刊物的方向转变。
大宪章也称《自由大宪章》。英国封建时期的重要宪法性文件之一。
1215年6月15日金雀花王朝国王约翰王(1199—1216在位),在大封建领主、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的联合压力下被迫签署的一份宪-法性文件。
该文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王权限制在了法律之下。是人类法制的开端。同时确立了私有财产和人身自由,不可被随意侵犯的原则。
而现在,大明朝的后半期,因为税收的问题,皇帝和士绅、文官集团、工商业主有着尖锐的矛盾。
早期朱棣、朱瞻基和江南士绅、工商资本集团的斗争焦点,主要在海外贸易的利益是归朝廷,还是归属地方上的士绅、工商业主的问题。
斗争的结果是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三代皇帝全部暴毙。
郑和下西洋的水文、航线、地理情况等资料全部被工部尚书刘大夏烧毁。
船厂被拆除,船工、匠人、通益被遣散。
官府禁止沿海各地的船厂,制造千料以上大船。禁止民间下海贸易。
理由是下西洋劳民伤财,皇帝好大喜功,造成财政负担。
而实际上,禁海只是兼职百姓下海贸易,文官和地方豪强则利用官府来制止百姓下海贸易,而造成他们垄断海外贸易的事实。
朱祁镇上台后,面对财政紧张问题,试图双管齐下,一边收回海贸,一边清查贪腐问题,整理全国的官府府库和粮库,清理资财。
他打算减员增效,对军队吃空饷,文官虚立名目的各种开支进行整理。
开源节流,改善大明朝走向衰败的颓势。
结果,他去山西查边军实际人数和府库、资财的路上糟了土木堡之变。
这场变乱直接后果是勋贵集团全军覆没。
从此文官一家独大。
他们的阻挠下,各地府库资财谁也查不了了。完全成了地方官的小金库。
谁查谁出事,查那个仓库,那个就失火。国内的各地仓库和资财,再也查不了了。
土木堡后,每三年一次的京查,成了走过场和正治斗争整人的工具。
反贪腐、反对怠正、清理不合格文官等基本停摆了。
地方官到底在治下,收多少税、收多少捐、收多少贿赂,没有人管了,也没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