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无不垂首静听,包括裴越在内。
刘贤渐入佳境,愈发能理清自己的思路,不急不缓地道:「先皇平生最大的愿望便是天下一统,朕一日不敢或忘。但是朕也知道,朝廷前两年接连用兵,紧接着又有京营谋反一事,不论国库还是军中都需要时间恢复元气,百姓亦要休养生息。朕并不着急,一切都要徐徐图之。」
说到这儿,他微微一顿,眼神变得坚定又锐利:「但是,这不意味着朕会犹豫不决,朕要通过嘉赏卫国公让大梁臣民知道,只要像他这样忠心为国矢志不移,朕便决不会亏待他!将来,大梁的疆域还会扩大,朕需要更多的人才治理国家,无论文臣武将都有一席之地!」
这番话依旧不够含蓄,但是承天殿内的气氛陡然一变。
这样一来谷梁便无法再劝谏,因为刘贤说得非常清楚,他不仅是在犒赏裴越的功劳,也是希望天下人都能明白朝廷的决心。
所谓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实现个人理想与加官进爵光耀门楣历来都不冲突。令
有裴越这样年少显贵的例子存在,世人自然会更加积极地为大梁朝廷贡献力量。
谷梁暗叹一声,他若是要强
行阻止刘贤的决定,岂不是与满朝诸公及天下有识之士作对?君不见殿中很多大臣眼含热切之色,恨不能像裴越那样领军征战席卷八荒。
刘贤在说服谷梁之后,又感知到下方文武百官的激动情绪,不由得颇感欣慰。
他看向始终沉默平静的裴越,温言道:「卫国公,可愿为朕分忧?」
其实在谷梁开口的时候,裴越便已经明白双方的想法,而且他想得还要更深一层。刘贤这样做不仅是要千金买马骨,顺带着将自己架在火堆上,还有可能是冲着谷梁而来。
他不清楚开平帝在临终前有没有将谷梁在刺驾一事中的角色告诉吴太后和刘贤,如今看来至少透露过一点风声。
眼下他脸上并无异色,淡然地应道:「陛下厚爱,臣感激不尽,愿为朝廷竭尽心力。」令
刘贤喜道:「大善。」
除去新任五军都督府大都督之外,朝堂和京营的主要职务皆已有了人选,这场朔望大朝也走向了尾声。
文武百官喜忧不同,且大多沉浸于刘贤那番话勾勒出来的宏伟蓝图之中,故而没有多少人在意都知侯玉最后宣读的那道圣旨。
左庶子吴存仁擢为翰林院侍读学士,成为这座被誉为储相之所的清贵衙门二把手。
翰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