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写的啥啊,我也不认识字。”
何春花大字不认识几个,只认识上面的345...
义务教育是在86年才开始普及。
在此之前,虽然也有开展普及扫盲班,扫盲运动。
但很多农村地区的人,文化程度依然很低。
不只是何春花,他们这个年纪往上的人,基本上都没有上过学。
徐清风他们这一辈,大部分都上过几年学,认识字的就多了。
不过这年代,上学是需要钱的,五块钱一个学期,别小看这五块钱,很多人便是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回家放牛了。
徐清风他们家条件还可以,所以徐清风,徐秋生都上了高中毕业。
要不是当初上学的时候,还没有恢复高考,徐秋生和徐清风估计也会考个大学。
“哥,你来给大家伙说说这个价格。”徐清风喊来了徐秋生。
他则是去房间拿来了手杆称。
既然打算长期做生意,手杆称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前几年的时候,不允许做生意,所以称还挺少见的。
徐清风也是运气好,前天才在黑市淘到了一杆。
杆秤,这玩意早就有了。
据说是春秋时期的首富,范蠡发明的。
后面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推及全国。
这手杆秤,便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货物重量的简易衡器。
手杆称有三个组成部分,秤杆、秤砣、秤盘。
电子秤没有普及的时代,做生意便全靠这个。
还是比较简单,易携带的。
小摊贩,带上一杆杆秤,走街串巷,有人买东西的时候,便拿出来,一握秤杆,挂好秤砣,栓好秤盘,便可以进行买卖了。
不用的时候,将秤砣放在筐子里,杆秤则是别在腰间。
十分形象。
除了这个,还有算盘,都是后世很难看到的物件了。
但在七八十年代,经济刚复苏的时候,却是做生意人必不可缺的两个东西。
徐秋生知道弟弟要收药材和山货后,也来打帮手。
“这上面是药材的名字和对应的价格,苍术,3毛...”徐秋生跟村民解释起来。
不一会,大家伙也都知道了不同药材对应的价格。
军子也来了。
徐秋生,大嫂李如月,徐清风加上军子四人,根据相应的价格,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