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幕府的视角里,绪方逸势是十恶不赦的狂徒。
可若站在民众的视角里,他不仅并非豺狼,反是反抗暴政的义士!
天下苦幕府久矣。
绪方逸势之所以能有而今的崇高地位,既有他个人的因素,也有时代背景的加成。
暗无天日、看不见未来的困苦人生,使民众迫切地需要一个精神寄托、渴望一个英雄。
70年前的宽政年间——即绪方逸势登上历史舞台的时间点——正值日本数十年难得一遇的黑暗时刻。
那个时候,自德川建幕以来,受害范围遍及全国、受难者数量难以估量、规模最大的饥荒:“天明大饥荒”才刚刚过去不久。
千业凋敝,百废待兴。
幕府的腐败、不作为,使天下黎民大失所望。
在这样的节骨眼里,出现了一位诛杀暴君、力抗幕军、以一己之力将幕府的权威踩在脚底下的义士,民众焉能不乐?焉能不拍手称快?
因此,当绪方逸势成名后,以他的事迹为原型的歌舞伎剧目、说书唱本,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起初,幕府忌惮绪方逸势的影响力,生怕这些歌颂绪方逸势的作品会使民众萌生倒幕思想,于是下达了严令:跟绪方逸势相关的文艺、娱乐作品,悉数封禁!
怎奈何,绪方逸势在民众心中的声望实在是太高了。
幕府的粗暴禁令,引起了极大的反弹,险些爆发一揆。
【注·一揆:原本为一个中文词,字面解释为“团结一致”,后来引申为团结而起义。白话的说法就是民变、民乱。】
民众的激烈反应,使幕府既惊又惧。
饶是霸道成性的幕府,也不敢在“天明大饥荒”所带来的惨重影响才稍稍散去的情况下再与民意相背,只能变相服软,逐步地放开“绪方禁令”。
时至今日,走进任何一家芝居小屋,总能看见有人在表演绪方逸势的故事;走进任何一条闹街,总能听见有人在传唱绪方逸势的传说。
青登笔直注视着那条跨越了70余年岁月的刀痕,口中呢喃:
“绪方一刀斋究竟是为了什么才奋不顾身地攻打二条城……?”
直至现在,人们仍不清楚绪方逸势跟二条城过不去的原因。
目前流传得最广的说法,就是绪方逸势不满幕府的统治,于是当面骑脸幕府。
二条城虽为长期闲置的将军行辕,说白了就一旅馆,但它终究是幕府斥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