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无数道注视,刘荣嗣逻辑清晰的阐述着:“特别是在桃、伏、秋、凌四汛下,黄河是最令人揪心的,本官在过去数载,整理了关于各省黄河泛滥,溃堤等方面的卷宗,而危害最大,最易出现灾情的,当属七八月份的秋汛,一旦黄河水位快速上涨,裹挟着大量泥沙冲击河堤。”
“即便是河堤本身没有问题,但在持续的降雨下,加之汛期下造成的冲击,也会导致河堤出现管涌,严重的话,甚至会出现溃堤决口之事。”
“更别提河堤自身有问题,出现上述所提情况,即便招募再多的人去加固河堤,可终将会导致溃堤决口的发生,由此便会出现大面积的黄泛区,而处在这一区域的百姓,没有及时撤离的话,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左光斗、杨涟听到这里时,还有跟随他们进京的一众官吏及治河人才,那无不是露出激动的神色。
左光斗是两淮巡河御史,杨涟是河南巡河御史,这些地方是最容易出现问题,也最为频繁出现灾害的区域。
尤其是左光斗,在听完刘荣嗣所讲这些,那内心叫一个激动,因为他所在的区域,还有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黄淮交汇,这期间还牵扯到了运河,如果说解决不好这些,那很容易出现大问题。
可从事实上来讲,这块区域出问题的多,能解决问题的少。
“署长,那今后对黄河整饬,该以何种方式进行?”在这等态势下,杨涟身后的人群中,一道声音响起。
这引起不少人注意。
“陛下,此人叫黄守才。”
在此等态势下,在御前服侍的刘若愚,看清那人后,便低声对朱由校禀道:“此人是白身,但对治河极有想法,被杨涟寻得后,便招进河南巡河御史署当差了。”
“嗯。”
朱由校应了一下。
在这片土地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
只是受某些方面的影响,使得很多人才,并没有被真正发掘出来,可眼下朱由校要在对应领域,筹措对应有司,以吸纳相应人才,什么出身啊,年纪啊,这都不是门槛,能够切实解决问题,这才是关键所在。
这也是为什么,朱由校宁愿特设新的衙署,也不愿意动用旧的有司,去做对应的事的原因所在。
新代表一切皆可推翻,不会循规蹈矩,不会论资排辈,至少在初期是这样,朱由校就是要利用这个宝贵窗口,来将很多事都给做好,把根基给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