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府学州学毕业,社会工作三年就是十八岁,参加公考,七年工作经验,也就是二十五岁。
最顺利的情况下,二十五岁科举通过,在六部观政一年,分到各地担任辅官三年,经过礼部推选,最快在二十九岁成为县主官。
那么国子监。
十九岁顺利结业的话,三年的社会实践,科举通过六部观政一年,然后一样的流程,最快在二十六岁成为县主官。
最新内阁的选拔标准之一,必须有担任地方主官的经验。
结合大明当下模式,发展出来的新的一套用人制度,主要是加重了对治理地方经验的看重。
县官不再是科举名次落后学子的“流放地”,而是成为了大明朝政重臣的培养池。
国子监生们穿着的学士服,就是最好的阶层表现。
火车上的乘客们,对他们非常的客气。
七名国子监生回到了北平。
他们努力的保持沉稳,克制内心的张扬,越发显得内敛,在酒楼吃了一顿饭后,各自分了一所学校去调研。
国子监培养的大学生们,可以内向,但是在社会的活动中,如何与各色各样的人们打交道,完成自己的课题,也是他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周承志并不着急,他先是回了一趟家,和母亲与弟弟妹妹们吃了一顿家饭。
这几年里,他又添了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一家有六口人,还有接来的祖母,加上家里的三名女佣,也就是十口人了。
还有父亲的几名兄弟,不算姑姨,不知不觉间,他们原先周家祖父祖母加上三个儿子五口人。
三代人下来,已经成为了三十好几口的家族。
父亲只有四个子女是少的。
大伯有八个子女,二伯也有七个子女,四叔比父亲还要年轻,也有五个子女。
突然间。
周承志理解了导师的课题,为何导师会不顾社会伦理提出限制人口的观点。
当叔伯们的儿子们长大后,同样会成家,继续和长辈们一样的繁衍子女。
军户的大片井制度,只需要一代人成长起来,立刻会进入土地破产,户均变回十亩以内。
北平工人子弟学校。
周承志看着自己的母校,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得知周承志的拜访,他当初的老师,痛快的为他大开方便之门。
在学校里,看着年轻的学弟学妹们,周承志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