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他正准备调集兵马,严防死守,甚至都想要御驾亲征了。可是就在这时候,他却收到了宋缺的降表,表示愿意归顺李阀,并释放大儿子李建成。
这让李渊都有些不知所措,不知是宋缺的缓兵之计,还是因为别的原因,一时间都有些茫然。
因此他立刻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但大家也都是莫衷一是,认为此事的确很蹊跷。
以宋家的实力,要再次北伐并不难。毕竟长江以南那些地区,李阀只是占领,但并未完全掌控。
只要宋阀大军一到,分分钟都会倒戈。毕竟他可是连十二万李阀主力都打败了,还有那座城池头铁,敢跟他硬碰硬?
可是明明放着大好形势却不利用,却还要选择名义上的归顺,到底是何道理呢?
倒是李世民看明白了,知道宋阀之所以不再北伐,是因为宋阀不想再轻启战端,所以他提出归顺是很有诚意的。
就像当初李阀的军队感染瘟疫,粮草匮乏,又连吃败仗,只能回到赣州休整的时候,本来也是宋阀出击的良机,可是他们并没有痛打落水狗,反而只是修复了韶关的城池而已。
因此他建议父亲接受宋阀的提议,继续封他镇南王,名义上统一岭南。这样才有余力弹压其他蠢蠢欲动的势力。
不然的话,一味跟岭南死磕,很可能再次大败。到那时,李阀连吃两次大败,声望扫地。又没有足够兵力弹压地面,各地豪强就会纷纷揭竿而起。
到时候,李阀辛苦打下的江山,就会付之东流,何苦来哉。
退一万步说,现在也不是跟宋阀再次决战的时候。宋阀需要休整,李阀何尝不需要休整。
至少等平定冀州,把其他蠢蠢欲动的势力弹压下去,再集结兵马、粮饷、盔甲,才有可能继续南征。因此先跟宋阀达成和平协议,接受宋阀表面上的归顺也好。
在李世民的劝说之下,李渊最终同意了宋缺的请求。
继续加封宋缺为镇南王,封宋师道为南平郡王,封项南为越国公,宋玉致都被封为越国夫人……一家子都有封赏。
随后,宋缺也把李建成以及被俘的数千李阀降兵都还了回去。这些降兵大都是身体残疾的,放回去也上不了战场。
留在岭南,宋阀还得供养他们,索性放回去,让李阀去头疼该如何安抚这些伤兵吧。
……
见儿子真的被放回来了,李渊也是既惊讶又高兴,没想到宋缺真的信守诺言,把他的儿子还回来了。而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