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是惊讶的合不拢嘴了。
“一年50000头,这怎么可能呢?而且你们的养殖密度这么高,难道就不怕它们生病吗?”
赫鲁晓夫好奇的问道,毕竟,在苏联一个养猪场的年出栏最多也就只有一千多头。
这个养猪场的规模是苏联的几十倍啊。
“现代化规模化养猪是一个集畜牧兽医、饲料营养、经营管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而科学饲养使猪的生长速度加快,利用率提升……”
虽然戴着口罩,可扑面而来的味道仍然很刺鼻,可即便是如此,李毅安仍然兴致勃勃的介绍着。甚至指着赫鲁晓夫身上的防护服说道。
“你看,因为我们进入养猪场需要穿上防护服,需要经过消毒处理,所以外界的病毒很难进入猪场,这也就减少了疾病发生的可能,同时通过科学的药物使用,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产生……”
现在南洋的规模化养殖业,绝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毕竟,在系统商城里有不少这类的书籍,南洋的畜牧业专家们就是以其为基础,进一步的研究吸收。
而基于让老百姓吃上肉的这一朴素愿望,李毅安甚至还学习了这一技能,如此一来,南洋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了成熟的现代化养殖模式。
正是靠着先进的规模化养殖模式,南洋人的肉食消费量才能不断的提高,甚至超过欧洲水平。
当然,还有就是他一直非常重视的良种繁育,无论是从英国收购育种公司,还是从美国购买优质种牛,本质上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让老百姓吃肉。
而在这一点上,赫鲁晓夫与李毅安的愿望是共同的,因为关心百姓的吃肉问题,他不顾恶臭的扒在铁栏杆处,兴致勃勃的询问着一些问题。从料肉比,到出栏时间,如此种种,一一了解之后,赫鲁晓夫先是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
“你们在这方面的技术确实是遥遥领先的,而我们是很落后的,但是正像南洋人需要吃肉一样,苏联人也需要吃肉,我想这一点上,我们是共同的,我认为了我们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合作,从你们这里引进种猪,学习你们的现代化养殖模式。”
对于赫鲁晓夫的请求,李毅安自然没有拒绝,而且现在巴统协议也没有限制苏联进口种猪,巴统协议最严格时代,是里根时代。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只要苏联人想要吃更多的肉,他们肯定就渴望得到海外的粮食基地——有比非洲更加合适的海外粮食基地吗?
没有了!
那哪里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