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一个眼神:「往后谁是这个家里的顶梁柱,且说不定呢!」
自打来了这刺史府,虽说表面上是安定下来了,但她心里还是忐忑的,这忐忑皆因儿子的不识相!
一点都受不了这些恃才傲物的玩意儿!
她眼瞅着,那个什么王望山,都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
如今王望山的家眷族人,是举家住在江都城中的,听说王氏族中有三四个人,都被王长史选用了,且王家年轻子侄也预备着要进无二院……再这么下去,恐怕要换她去住刺史府外,灰溜溜搬出刺史府去,给王望山家中老娘腾地方了!
她可丢不起人,咽不下这气。
也罢,求人不如求己,指望儿子不如自己奋起!
深夜,骆观临透过半开的窗户,遥遥瞧见自家老母亲房中仍然努力亮着的灯火,无奈叹口气,自行吹灯睡下。
刺史居院中,常岁宁也初才熄灯。
困意上涌间,常岁宁犹在迷迷糊糊地琢磨着江都之事,筹办作坊的摊子已经支起来了,江都招引人才的举措本就吸引了不少匠工前来,接下来有孟列和沈三猫还有李潼阿姊在,假以时日,阿澈,元淼骆溪再慢慢跟上,可用的人便会慢慢多起来……
至于无二院,文学馆和算学馆的馆长之职,她已从顾家和虞家各定下了一人,都是江都颇有才名的人物,足以服众。
负责教授学子的先生们,也多是从这两家薅来的,先前凡是递了名帖的,都用上了。
余下三院的馆长,常岁宁打算通过考核和推举的方式来选定,毕竟农也好,工也罢,亦或是医道,皆是凭本领吃饭说话,名望倒不是最重要的。
五馆皆有老师按需授课,馆内事务由馆长及各堂长打理,但是还缺一个统管的院主……此院主等同国子监的祭酒之职,需长留无二院内主持事务。
单是此一点,常岁宁自身便不符合条件。
但她想到了一个人,并且觉得很合适。
此人有能力,有胸襟,有眼界,更有学识,且在寒门文人之中颇有美名声望……
只是想到分别时所言,常岁宁觉得,对方短时日内应当不会来江都。
常岁宁翻了个身,思忖着如何才能将人弄到手,麻袋之法不大适用,利诱想必也很难打动对方……
晓之以情的话……似乎也没太多情分可晓。
思及此情分二字,常岁宁忽而睁开了眼睛。
对了,或许她可以给崔璟写一封信,请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