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赵国也终于拥有了除了邯郸郡之外的另一个产粮的大郡——淮泗郡。
是的,赵括将魏国的东郡和楚国的淮泗之地合并到了一个郡,称淮泗郡。
从此之后,赵国与秦国唯一的差距,可能就是那高耸入云的坚固异常的函谷关了。
最后,全程打酱油的楚国,绝对算是意外之喜了。
虽然没有拿到洛城,却也拿到了周王畿之地近三分之一的地盘了。要知道战前,楚国的最高要求也才四分之一的地盘。如今却是拿到了比自己期望还高的收获,能不意外,能不惊喜吗!
至于楚国所付出的,除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淮泗之地外,就只有十年内,每年的一万担粮食。
十年,一万担。
总共加起来,也才十万担而已。
看不起谁呢!楚国怎么也算是当世第三大国啊(自认为),区区十万担,都不够楚王宫中一年浪费的粮食多,就这还分十年给?
说真的,楚王在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恨不能把这十万担粮食直接送给赵国。
好在,楚国的使者倒也保持了理智。嗯,与其说是保持了理智,不如说是保持了对赵国的敬畏,对于赵国提出的条件,倒也没有敢进行驳斥。
不论如何,楚国也算是莫名其妙地赚了个盆满钵满。
而其结果就是,原本被所有人唾弃的弃军而逃的上将军,摇身一变,变成了功臣。
毕竟即便加上五万大军的损失,换周王畿三分之一的土地,也还是很划算的。
国书既然已经签订,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换地的具体实施了。
廉颇将军再度挂帅,领着足足五万大军开赴淮泗郡。
值得一提的是,廉颇所带领的部队,可不是青壮或是屯田兵组成的杂牌军,而是真正上过战场,和胡人、秦人都厮杀过的真正精锐。
与此同时,平原君也随即从各地召集开荒的民众,汇合着愿意投奔赵国的胡人,以及部分从周王畿而来的流民,再混杂着一万的屯田兵,组成了第二梯队,带着足够的粮食,奔赴淮泗之地。
这个冬天,会是属于淮泗之地的冬天,而这十数万的民众和屯田兵,会在淮泗之地开河修渠,开荒为地,将淮泗之地打造成为另一片屯田之地。
魏国方面自然还是信陵君挂帅,领着三万大军便接管了洛
城周遭的地盘。李牧随即将兵力回收,主力驻扎在轵城,至于河壅城,李牧只留下了三千战兵以作警戒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