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棱两可的废话。
但他想要做首辅,要做乾盛朝的首辅,就必须要说老成谋国之言,没有担当的人坐不上首辅位置。
“罗卿,你怎么看?”朱景洪又问。
对这件事本身,罗广德其实无所谓,但他不太待见王培安,所以对方支持的他就要反对。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陛下,臣以为……叶阁老和何部堂所言老成持重,江北之变应当迅速扑灭,若是处置失当以至局势崩坏,损害东南赋税征缴,那朝廷的损失可就大了!”
罗广德这话,无疑也称得上老成持重,而且更有理有据一些,可见后答话思考时间长些何等关键。
“郑卿?”
阁臣以下,权势第一的是吏部尚书郑显林,他跟何顾谨关系向来很亲密,甚至他俩还是儿女亲家。
按理说他该帮着何顾谨说话,但郑显林此刻考虑到,如果下面臣子显得一条心,会让皇帝觉得朝局失衡。
于是他答道:“回奏陛下,微臣以为,惩治贪腐,亦为十万火急,朝廷治民首在用官,官不正则民不顺,如今江北激起民变,不用多说地方官府必有责任!”
“臣以为,朝廷当先施惩戒,然后令罪员戴罪立功,或是更为恰当妥帖!”
他这番话,是站在吏部尚书角度论述,听起来也非常的有道理,而且巧妙嫁接到“戴罪立功”。
而既然已经戴罪,那么过往之罪也不必查了,之后只需要立功就能赎罪。
从开始到现在,朱景洪问了好几个人,每个人的说法都有理有据,要在短时间内听出弦外之音,对朱景洪来说也是莫大考验。
他的智商,并不比这些老狐狸高,所以确实无法在短时间内,洞悉所有人的利益考量。
可现在情况已经明了,官员们出于亲亲相隐的习惯,还是不太支持兴起大案。
他们担心搞得人心惶惶,是因为如果真的兴起大案,下面的人一定会人心惶惶。
所以,为了统治的稳固,作为皇帝该如何选择,便已是很明显的事情。
“事有轻重缓急,查案肯定要查,北镇抚司、东厂都会严查,都察院也要派御史去查,至于王卿……就不必亲自去了!”
“待事情明晰,再作计议不迟!”
这是皇帝的话,便是对处置此事的最终裁决,话一出口便无从违逆。
除了王培安,在场众人纷纷高呼“陛下圣明”。
廷议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