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俯瞰着熙熙攘攘的商会大院,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显得格外庄严。
朱瀚语重心长地说道:“标儿,今日虽已初见成效,但要真正惠及天下,仍需付出更多心血。”
朱标目光坚定,轻轻点头:“皇叔放心,定会竭尽所能,不负百姓所望。”
黄昏时分,京畿商会的院内渐渐安静下来,朱标和朱瀚走在回衙的路上。
街道两旁,小贩们收拾摊位,灯笼的微光摇曳在寒风中,给冬日添了几分温暖。
朱标走得很慢,目光偶尔停留在沿街的店铺上。
他轻声道:“皇叔,商会已然设立,但我总觉得,单靠一纸章程,难以彻底打消百姓的疑虑。他们或许还在观望,怕这只是昙花一现。”
朱瀚嘴角带笑,语气却透着几分考究:“标儿,你说得不错。百姓的信任不是靠言辞换来的,需要用事实去证明。商会才刚起步,章程再完善,若没有实实在在的成效,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朱标若有所思地停下脚步,回头望向商会的方向,目光沉静。
他突然道:“皇叔,不如这样,我们选几位商会成员作为试点,直接由他们上奏商税的相关问题,并亲自参与解决。这种有实绩的举措或许能更快让百姓信服。”
朱瀚缓步走到他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标儿,你总是急于求成。不过,你这法子倒也可行。民意若能通过商会直达朝廷,再由你亲自处理,确实能事半功倍。但有一点你需谨记,凡事要透明,切莫让外人觉得商会沦为富商的工具。”
朱标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皇叔所言极是,透明公正乃商会立足之本。明日我便召集商会的骨干成员,与他们详细商议此事。”
第二天一早,京畿商会内的议事堂里,气氛格外热烈。
商会的骨干成员齐聚一堂,纷纷对商税局与商会的合作提出建议。朱标端坐堂上,神色肃然,而朱瀚则静静坐在一旁,偶尔以目光示意。
一名来自通州的盐商率先发言:“殿下,王爷,小人斗胆提议,这商会既然是为商贾谋利,便应当将货物流通的成本公开透明。每一项税费都该明文列出,且不得私设任何关卡,这样商贾们才敢放手去做生意。”
朱标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那盐商见状,稍稍放松了些许,接着道:“以往我们通州的货物运到京城,明面上只需缴一笔商税,可实际上,每经过一道关卡,便要交额外的费用。这些费用没有凭据,商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