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联盟。
在互联网被分裂,美国陷入内战之后,非洲已经完全断开了和外界的联系,并且处境远比欧洲更困难:
这里可没有里尔帮他们修复破碎的网络.
更何况奥创发家的地方就在北非。
数个月前,在网络发生彻底崩溃之后,非洲联盟一直无法恢复网络通讯,即使是阿特拉斯集团的工程师们也无法发现问题所在。
动荡的网络环境让稳定的网络建设变成了奢望,这里的情况就和欧洲一样:启动的电子设备几乎是定期发生爆燃,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瓦坎达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首先,既然设备损耗速度加快,那非洲联盟就重点提高维修人手、维修资源和降低维修难度,在短短一年时间里,非洲联盟已经将脑机接口全面推广了开来。
无数根本没有受到过教育的人被强行安装了脑机接口,直接灌输了工作技能。
而阿特拉斯集团,则为了配合这些根本不具备基础知识的“知识灌顶”工人,对设备进行了近乎变态的模块化和标准化.相当于把运营工作变成了一种流水线式的生产。
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原本只需要一个工程师就能负责的维修产线,现在可能需要十个甚至更多工人才能完成维护!
由于需要不断维护、换新,物资消耗也急剧飙升,好在工业化的技术一直是阿特拉斯集团的长处,也是他们到非洲的主要原因。
在坦桑尼亚等几个老牌资源国的全心全意配合下,这种工业化根本不存在瓶颈,几乎所有人都被强制性的放到了岗位上!
当然,无线通讯的受限依然是个大问题,这种“工业化”也非常奇葩,依然是以大量人力资源基础为核心推进的,所谓的工业设备基本上都集中到了个人规模上:
完全没有通讯功能的工业外骨骼、动力机械、冶炼炉
基本上是依托于海量人口和强大中央控制力量身定制的极端方案。
同时在资源调配方面,普通的民用区优先级已经调到最低,工业区域优先进行维护,同级的是军事无线电——
并且军事行动周期也进行了微调,阿特拉斯集团和瓦坎达的工程师共同确定了一个出意外概率比较低的行动周期,外出的军事小队会在七天之内进行补给。
总之整个非洲的气氛都很紧张,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非洲从未有过的事情:
统一。
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