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紫禁城的正常生活。
皇城中的文职部门有都察院,它负有监督库房的职责,还有光禄寺,名义上归属礼部,所有这些衙署及生活服务设施超过50个。
这些服务性机构主要是为皇室服务,他们的运作无法同政府的职能完全分开。
大量质地优良的棉麻绸织物主要供应嫔妃宫女,也赏赐给外国的朝贡使团以及文武官员,皇帝银作局为紫禁城生产银器,也为重要的文件刻字制版
明朝皇帝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在一个豪华的地方履行无休无止的朝廷典礼,诸如大型宫殿的开工、宫里宫外的各种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大婚和许多相类似的活动等。
这些活动耗资巨大,我们很难确切地知道哪些是皇帝个人的开销,哪些是国家支出。
皇室也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所以所谓的“内帑”其实很多时候只是皇帝的钱包,可未必会用在皇帝身上。
宫廷开支,一般是诸如采买棉布、丝绢、茶、黄蜡、染料等,所有这些物资的数量很大。
无疑,宫廷开支与公共资金混淆不清严重地损害了财政管理。
名义上,宫廷的仓库分属于户部、工部和兵部管理,实际上,大臣们仅仅是保障供应,他们对于保存在宫中的物资没有多大的支配权,这是君主的特权。
就管理仓库而言,文官仅是记账,而宦官却掌握着钥匙。
有明一代,高级太监频繁被派遣执行采买监造使命。诸如采办监造宫廷用具、瓷器、缎匹等。宫廷用具在南京生产。
要不是由于宦官们在采办冋程中,经常利用运河夹带私物,要求额外的政府运输,这些采办活动还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
诸如花瓶、直径超过10尺的碗、象棋子、瓷屏风、祭祀器皿以及光禄寺所用的陶瓷用具,丝绢产于浙江与南直隶,品种多样,颜色与花样不一,专供内需。
其中某类产品有时一次定做数十万万件之多,生产这些贡品所需的劳动力与原材料都要由地方政府提供,还包括后勤保障。
这一问题一直是文官与宦官之间处于紧张状态的原因。
因为物资与力役的需求都会挤占户部与工部的收入,同时它也会影响到省级官员对地方事务的管理。
其中一个最容易引起争议的事情是办纳上供物料。
内库的上贡物料供应都有相对的定额,或按地方田粮分摊,或按里甲派征。
即使是财政吃紧之时,这些额外的科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