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大战的密钥还要高得多,杨家崛起这么多年,知道“黄粱”和“南柯”的存在,也就三年不到。
也就是说,杨仁寿在死前没多久,才真正接触到了这个机密中的机密。
跟这个凭空冒出来,又迅速湮灭的电子比起来,那些“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的技术,只是次级中的次级。
这个特殊的小小的电子,带来了很多前沿技术,包括正在实验的千牛级无工质低工质引擎。
一旦引擎真正量产,恒星系尺度的星际旅行已经完全不是问题。
只不过就是这最后一点点技术瓶颈,始终无法突破,完全没办法量产。
因为从这里演变出来的技术路径,是首先需要输入大量能量,那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亿度电都能轻松吸收的情况,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承受。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全球的格局,都是以国家联盟为主,没有办法的办法。
全球恐怖组织确实猜测有什么东西在月球上,且价值很高,但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没有哪个恐怖组织有确切的情报。
而这一次,杨师仁的存在,打破了这个尘封许久的秘密。
地球上各个主要政治势力,也都知道了有个及其厉害的“恐怖份子”,以一己之力,占领了某个秘密研究基地。
虽然还不确定是哪个地方,不过基本都推断出是在月球背面。
“五叔,地面部队大概什么时候进攻我们?”
“最少半年以上。”
杨师仁输入了一段指令之后,一台改造过的激光增材加工中心,同步生产出了大量零部件。
传送带将零部件传递到下一个工位之后,机械臂将零部件抓起,通过激光二次修型,然后迅速地完成了装配。
与此同时,在一处月面试验工厂,一台异型精炼炉正在运行,大量附近的月岩被粉碎之后,在一级电炉中进行反应,而一台台被集中起来使用的矿用机器人,正在简易的轨道上将精炼铜锭二次融化加工。
辅助机器人配合天轨上的机械臂作业,挤压生产搬运了一卷又一卷的铜线。
一个超大型的复合工业体,以一种非常诡异的方式在运行着。
而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单晶硅试验工厂,已经获得了一大批硅片库存。
当一只只电机和印刷电路板汇总到总装生产线之后,一台台专用工业机器人逐步下线,虽然没有写入程序的过程,但是任何一台专用工业机器人,都可以轻松地以杨英的语气对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