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离京城也不算很远,消息到了京城,简直是轰动全城。
原本一开始这件事传到京城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是嗤之以鼻的。
毕竟从前楚博的道学形象深入人心。
这个男人一天到晚最喜欢操劳国事,除了原配去世之后再娶的填房,从未听说过他传出什么关于女色的传闻。
现在说他是死于马上风,根本无法令人相信。
可是楚博的死却是已经毫无疑问的了。
一时之间全城热议的都是首辅的死因。
永昌帝看到奏章的时候,同样也是震惊万分。
他跟楚博君臣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说过楚博好女色啊!
夏延静悄悄的送上了另一封密折,低声说:“圣上,殿下的密折到了。”
听见这话,永昌帝立即就先放下了楚博的事儿,伸手拿起了萧云庭的密折,一目十行的看完。
随即便大赞了一声:“好!不愧是朕的好大孙!朕就知道他办事稳妥!”
萧云庭一去京营,便发现军中有吃空饷的事。
他第一时间就上了奏章。
而且也在奏章中说,吃空饷不是什么小罪名,可是他去了不过几天,这件事就被捅到了他这里,他疑心是有人故意而为之。
因此他打算将计就计,看看背后的人到底想做什么。
顺带也要整治军中吃空饷的行径。
永昌帝当即便密令让三大营的指挥使密切关注和配合萧云庭。
所以当时说军中出现哗变,萧云庭出事,生死不知,永昌帝的暴怒和紧张都只是做做样子罢了。
他早就知道,萧云庭把一切都掌握在手中。
此时萧云庭送上的密折中也说的十分清楚,吃空饷者一共有七八千人,这七八千人之中,中军营便有三千多人。
从百户查到千户,从千户再往上查,他一路终于查到了背后的如意侯凌峰、飞鹰营的镇国将军祁鼎。
而最后也证明,哗变其实也就是这两人在背后作祟。
对于这个结果,永昌帝十分满意。
办的不能更好了。
好大孙越是出色,永昌帝就越是觉得当时幸亏没有听信谗言,冤枉了戚元。
萧云庭长到这么大,求来求去,说到底也就只有为这件事求过他。
原本还觉得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可现在想到楚博的死因,他又忽然觉得,还是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