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虞、钟繇二人从雒阳西行,准备前往关中赴任。因二人是京兆尹的治下县令,故二人需先至长安,拜见京兆尹守常洽,而后再前往本县任职。
但雒阳与长安之间看似很近,二者之间实则拥有九百多里的距离,张、钟二人为了赶路,几乎是日夜赶路,唯有驿站时才会歇息。
五月,经渑池、陕县、弘农诸县,二人进入关西地界。
在过潼关时,张虞好生瞧了几眼潼关布防,深感潼关险峻,非寻常关隘所能比。
或许是因临近黄河,见黄河汹涌之水拍打河岸,而潼关又这般凶险。
张虞见景而抒怀情感,谓左右众人,说道:“关中怀四塞之险,天下乱时,固守关中,积蓄兵粮,挥兵东出,此是为秦汉之所以平天下之策。”
张虞虽未挑明自己的想法,但如此言语却也引起了钟繇惊异。毕竟正常人哪里会想割据叛乱之事,除非本人也是野心家。
惊异归惊异,但钟繇并未多想,全当张虞喜好兵事之语。
过了潼关,则就进入京兆尹界,首经之县便是郑县。
郑县作为自己管理的县邑,为了考察郑县的民生情况,张虞稍微放慢了些脚步。
经张虞与钟繇观察,因叛军杀入三辅之故,县内外部流民多了些,加上长期无县令主持之故,秩序有所混乱。看来张虞的上任之初,便需尽快解决治安与流民问题。
五月四日,张、钟二人终至长安。
相较雒阳的繁荣而言,今时的长安凋敝不少,城中人口数万,与二十余万人的雒阳根本无法相比。且因战事之故,长安城愈发冷清了些。
在侍从的通传下,张虞、钟繇二人得以拜见尹守常洽。
堂内,常洽对张、钟二人的上任,颇是欢迎。
“下官张虞,张济安,拜见常府君!”
“下官钟繇,钟元常,拜见府君!”
常洽邀请二人坐下,笑道:“阳陵、郑县二邑政务长期无人料理,令我不得不派遣郡功曹下县代理政事。今朝廷派遣二位至此,当解我燃眉之急!”
带有蜀音的言语,说明了尹守常洽来自蜀地,而蜀地中能出两千石大员的常氏家族,唯有蜀郡常氏。而历史上撰写《华阳国志》的常璩,便是出自蜀郡常氏。
顿了顿,常洽语气温和,问道:“济安之名,某略有耳闻。可是汝南黄巾乱时,率骑兵南下平乱,救汝南太守赵君彦信之人?”
张虞努力辨听常洽带口音的雅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