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学者还发现,陶弘景在献刀之后,行为举止突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史料中曾有如此记载,‘忽一日於石头恍然,若有所适,无所觉知者七日,乃豁然自差,云:睹见甚异事。秘不得知。’,其后,整个人就变得十分的诡异乖张,总是垂帘掩扉,断人入室,烧香独往…哈哈哈…。
学者所列的第三个理由,也是最为重要的理由,就是陶弘景曾给谢徵写过一封内容神秘的回信,叫《答谢中书书》。这封信非常有名,想必你们可能都读过。表面上看,这是一篇娱情山水之作,是回复谢徵曾经的来信,但令人蹊跷的是,这位学者经研究发现,谢徵其实当时并没有给陶弘景写过信,正史或野史中也无这方面的记载。更有,他通过对信的内容研读,发现其中的用词十分的怪异隐晦,一共用字六十八个,不仅论及古今,还分述四时、晨昏,山川、草木,甚至飞禽走兽,几乎包罗了万象,特别是最后一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显得十分的莫名其妙,不伦不类。呵呵呵…插一句,这里的康乐,指的是谢灵运,你们俩也好好揣摩一下这一句话。这位学者的意思是,陶弘景写《答谢中书书》给谢徵,其实是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告知他传国玉玺藏匿的地方,这个地方,谢灵运曾经提过,是一个非常绮丽且隐秘的地方。关于这一点,陶弘景在他所撰写的《真诰》中,也进一步作了说明,所谓‘日月之光既不自异,草木水泽又与外无别,飞鸟交横,风云蓊郁,也不知所以疑之矣’,哈哈哈…学者之所以作出传国玉玺被偷之判断,还与唐代的陆龟蒙的一首诗有关。
所谓“梁殿得非萧帝瑞,齐宫应是玉儿媒。不知谢客离肠醒,临水应添万恨来”。诗中的齐宫,并非指南朝齐代的皇宫,而是指的是“神光并见,或兴于谷,烛燿齐宫,十有餘刻”这一神奇事件,这些在史料中都有明确的记载。你们静心想一想,什么样的‘玉儿媒’,能发出如此超乎寻常且非凡的神秘光亮呢? ”
吴教授的一席话,令范清婉的内心猛然一怔,“此前厅里请的那位古诗词密码专家,在讲座结束前,不是也神秘地提到了这首诗了吗?!”
吴教授并未注意到范清婉的表情出现了些微变化,而是似乎有点陶醉,并继续说到:
“我前面讲的这些,讲的是偷玺之人、偷换的原因、以及玉玺可能藏匿的地方,最后再说一说是何人藏的。这也是那位明代学者在研究南朝谢氏家族时,最为惊人的发现,更是所谓的‘得之谢氏,失之谢氏’最初始的来源。”哈哈哈…这位学者发现,谢徵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