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测风云啊。”
明王府,扶盈同前来探望的南缃聊着,“贤国公府曾那般显赫,一夜间就这么落寞了。”
“国公夫人过去趾高气扬,当街羞辱妹妹,笑话我们赵氏女是罪奴是残花败柳,如今他们也成了罪奴,她的女儿也成了残花败柳,所以说人啊,平时要多给自己积些德。”
弱女无辜,让人怜悯,可一想到那贤国公夫人孙氏,南缃对这人是一点同情都没有,“不说他们了,倒是咱们家的案子一直停滞不前,该想想新的法子了。”
“我这次约妹妹来就是想说这件事。”扶盈看了看外面,确定无人听到,于是同南缃说出自己计划。
“我想过了,景隆帝态度坚决,死活不肯为我们翻案,只要他在一日,家族就没有重振的希望,要想改变现状——只能是新帝继位。”
南缃瞬间领略了堂姐意思,“可是景隆帝正值鼎盛之年,身体康健,如何能让他及早退位?而且只退位还不行,必须得让他不在人世,否则他做了太上皇一样会干扰此事。”
扶盈眼里闪烁着幽深,“人吃五谷杂粮,哪里有不生病的,只要筹谋得当,总有可能。”
“先前此事确实困难,不过眼下倒是有了些机会。”
南缃一听来了精神,扶盈将事情细细告知,“姑丈行商这些年,多行善举,救济过不少贫苦百姓。”
“当中有一位是宫里当差的小太监,名叫小顺,他家境贫寒,父亲常年卧病在床,又有弟弟妹妹要照顾,可他的月钱根本不足以支撑。”
“危难之际遇到了姑丈,姑丈帮他父亲请了大夫医治,这些年还供养着他的弟弟妹妹读书,小顺十分感激姑丈,视姑丈为义父。”
扶盈说着面露希望,“小顺为人忠厚,做事稳当,几年下来已经是御前奉茶太监了,还被大太监李福海收作徒弟。”
南缃这就明白了,“早年间,景隆帝在狩猎场上遇到刺客,此事是姑丈所为,姑丈能在皇家猎场安排人行刺,可见他在宫中是有耳目的,这一点我早有想到过,其中是不是就有这位小顺?”
扶盈点点头,“没错,李福海是景隆帝的心腹太监,而今年事已高,近期有退养的意思,只要他一退下来,新的接班人必是小顺,届时我们就有能近身接近景隆帝的人了。”
“小顺对景隆帝没什么好感,甚至看不上他冷厉狠辣的性子,过去就暗中助过姑丈筹谋狩猎场之事,想让他为我们办事并不难,只看妹妹是否能研制出那种既能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