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热闹的浦安城中却是飘荡着不安的情绪。
鸿泽眼道:“随着至公教覆亡,该不该将至公教的土地充公?”
崔寔博的崔家是常扬最大的地主,在西部三郡中有十多万亩土地,大多数记名在至公教下来躲避税收,听闻公上所言,心中大惊,赶紧言道:“公上,事缓则圆,事急则变,至公教的土地问题要解决,但不要着急解决,可以分批次,分地域,分步骤的解决,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的解决。”
公广接予一直被公孟家一再打压,没有多少田地,加上刚刚上任,急于表现,知道崔家底细,便驳斥道:“大国丞,变法革新,迫在眉睫,很多田主,有家无国,将土地寄存在至公教名下,来逃避赋税,常扬人口越来越多,田地愈来愈广,赋税却是年年减少。常扬赋税鼎盛之时,是三十多年前,每年赋税七百万石,到了今日,只有四百万石,为何?还是不是国有贪狼硕鼠蠹虫,至公教便是最大的贪狼,下面的跟着无数的硕鼠蠹虫,如此一来,常扬能不暗弱?”
程文约点头道:“国尉所言不错,怀平公时,常扬有田六千万亩,收税六百万石,此后赋税年年下跌,现在实有耕田近七千万亩,赋税却只有四百万石,三百万石赋税不知所踪。本该六百万人的赋税,压到四百万人头上,苦了纳税的百姓,若是轻飘飘的放过逃税的奸猾之徒,如何向那些守法的百姓交代?臣认为要没收至公教土地,也要没收其下逃税的土地,这样一来,可有益于国,无害于人。”
北野兴治揣度出公上心思,附和道:“大司士所言,也是臣下想说的,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才能让奸伪无所容,如不惩恶,怎可扬善?”
公广接予言道:“将这些土地夺名,收入国府,征田泽之税,佐百姓之急,备公府乏绝,足军旅之费,加上少府的盐铁专营,可以不加赋百姓而国足用,地尽其利而民不苦,利用不竭而民不知。如此一来,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可以征敌伐国,攘地斥境,于国大善。”
崔寔博却不同意,“公上,很多小民为了避税,将田地寄存在至公教名下,若是我们公府夺来,虽然得利,却积累民怨,虽然地广,却构筑祸患。”
陈昭玄面色凝重的言道:“何为国?土地、人口、公府是也!但凡国家,就是土地为骨,百姓为肉,公府为心,近百年来,至公教的权势日益强大,骄奢淫逸,压榨民众,在各郡县培养豪强,依为爪牙,积聚实力,对抗官府,将公府尊严威信踩于脚下,所以,我们此次必须要彻底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