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焱辰匆匆回到皇宫,径直迈向御书房,他心中清楚,要成功举办立后大典,必须先再次说服那些反对的大臣。
他刚踏入书房,便立刻传召李钟书、卫恒等几位朝中重臣。
李钟书接到传召时,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公文之中,他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揣测陛下突然召见所为何事,最近朝堂看似平静,并未有什么紧急要事。
他放下手中的笔,起身整理了一下朝服,带着满心疑惑前往御书房。
卫恒则是在练武场指导士兵训练,听闻陛下宣召,他立刻放下手中的长枪,擦拭掉额头的汗水,大步朝御书房走去,心中同样充满了不解。
大臣们陆续抵达御书房,彼此交换着疑惑的眼神,纷纷猜测着此次召见的目的。
李钟书向几位熟悉的大臣低声询问,大家皆是一脸茫然,无人知晓究竟发生了何事。
待众人到齐,萧焱辰神色庄重,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沉稳地开口:“今日召诸位爱卿前来,是朕已决定筹备立后大典。”
此言一出,御书房内瞬间一片哗然,大臣们面面相觑,皆露出惊讶之色。
一位老臣率先回过神来,他本以为陛下已经放弃了立神女为后,没想到又忽然提起此事。
随即,语气中带着担忧说道:“陛下,听闻那神女身份特殊,这立后之事,还望陛下三思啊。”
萧焱辰目光坚定,神色不改,说道:“诸位爱卿,朕心意已决。神女顾晴心地善良,智慧过人,她曾多次帮助朕和大燕朝,有她为后,定能福泽天下。”
“陛下,臣等并非不知神女的恩情,只是朝中规矩……”另一位大臣委婉地表达着反对意见。
萧焱辰微微皱眉,他早料到大臣们不会轻易同意,思索片刻后说道。
“诸位爱卿,朕之前下令修建神女庙,天下百姓皆知神女的恩泽。她在民间威望颇高,立她为后,是顺应民心。”
李钟书站出来,为萧焱辰说话:“陛下所言极是,神女不仅神通广大,还为陛下出谋划策,她若为后,定能辅佐陛下治理好国家。”
卫恒也拱手道:“臣愿全力支持陛下,无论有何阻碍,臣定当冲锋在前。”
在萧焱辰的耐心劝说和李钟书、卫恒的支持下,部分大臣的态度开始松动。
但仍有几位顽固的大臣坚持反对,气氛一时陷入僵局。
萧焱辰没有气馁,他决定从长计议。
与此同时,顾晴悠悠转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