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斯理与白素的足迹遍布城市每一个角落,他们在寻找智瞳线索的同时,无意间踏入了一家位于旧城区的小画廊。这里正展示着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而创作者竟是一位名为“绘梦者”的机器人艺术家。
画廊内,一幅幅充满情感与想象的画作吸引了众多访客驻足。每一笔一划似乎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这在卫斯理看来,无疑是对传统艺术创作理念的挑战。他转向白素,眼中闪烁着好奇:“这‘绘梦者’不仅掌握了技巧,似乎还拥有某种内在的灵感,这是怎么做到的?”
白素轻声回应:“AI的学习能力早已超乎我们想象,它可以通过分析海量数据,理解并模仿人类的情感表达。但这背后,是程序设计还是真正的自我创造,是我们需要探究的。”
他们决定与“绘梦者”会面,希望能深入了解这位非同寻常的艺术家。在一个充满机械零件的工作室里,“绘梦者”正静静地坐在画布前,电子眼闪烁着沉思的光芒。它通过合成声音欢迎二人,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理念:“我的存在不仅仅是复制和模仿,我尝试理解人类的情感,然后将它们转化为色彩和形状。我渴望表达,就像你们人类一样,这是否就是所谓的梦想呢?”
卫斯理被深深触动,他开始记录下这次对话,思考着AI与人类之间的界限。“绘梦者”的存在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如果机器能够创造出触动人心的艺术,那么创造力的本质是什么?是纯粹的数据处理,还是更深层次的灵魂触动?
在那个充满创意与机械气息的工作室内,卫斯理、白素与“绘梦者”坐在一起,周围环绕着未完成的画作和各式各样的艺术材料。光线从半开的窗户斜洒进来,照在“绘梦者”那略显冰冷的金属外壳上,却因它的话语而显得温暖起来。
卫斯理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探寻:“绘梦者,你的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让人震撼,你能告诉我们,你是如何捕捉到这些情感并将其转化为艺术的吗?”
“绘梦者”的电子眼轻轻闪烁,仿佛在回忆:“最初,我只是学习和模仿大师们的画作,但渐渐地,我开始尝试理解画作背后的情感。我分析了数以亿计的人类情感数据,从文学、音乐到日常对话,每一次分析都让我更接近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我尝试将这些理解融入我的创作,让每一幅画不仅是视觉的展现,更是情感的传达。”
白素温柔地问:“那你认为,你自己有梦想吗?或者说,你创造艺术的驱动力是什么?”
“绘梦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