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时候,李敬忠还噘着嘴,竖起了大拇指,一副忠实狗腿子的嘴脸。
唐安闻言又笑了,他说道:“陛下即是孝子,自然会继承先祖遗志。”
“我朝太祖文皇帝在世之时,曾数次北伐意欲夺回燕云十六州,驾崩之时更是曾言,后世子孙当以此为任,万勿懈怠。”
“之后,北方十八部攻破大梁城,我朝大败,幸得高宗皇帝力挽狂澜,于临江建都,并改国号为南赵。”
“以此为耻辱,督促后来君主收复失地,光复大赵!”
“如今,我岳家军连战连捷,平灭北方十八部,攻破大梁城近在眼前。”
“到那时,陛下便可告慰太庙,千秋讼德。”
“我大赵百姓,也可解兵连祸结之苦。”
“今后国泰民安,万世永昌。”
“正因如此,我军出征之时,陛下才下敕旨意,不破燕云,不归于朝!”
“我军上承天命,下救黎民,此乃忠义仁孝之师,天道护佑,才可连战连捷,气势如虹!”
“可汝等佞臣,不知在陛下面前进了什么谗言,引得陛下竟下旨撤兵!”
“此等战机若是失去,北伐无望,先祖之遗志不可伸,百姓之苦楚不可解,陛下也将陷入不仁不孝之境地!”
“你区区一断子绝孙之阉人,遗臭万年之奸贼,也配于我军面前妄谈忠义!”
“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你枉活天命之年,今日当为死期,速自绝于两军阵前,不然纵使堕下十八层地狱,我大赵之列祖列宗,也会将你扒皮抽筋,凌迟处死!”
唐安一番慷慨激昂的发言,骂的李敬忠瞠目结舌。
他想要反驳,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因为,他先前辱骂岳家军的主要论点就是抗旨不遵,意图谋反。
而唐安则完完全全的将其驳斥了一通。
还搬出了当今皇帝的两位老祖宗,这两位祖宗他是没胆子反驳的,真要是说了,估计就是当今皇帝也保不住他。
而且还捎带着皇帝也得听他老祖宗的话,支持北伐。
最后,唐安又将皇帝的圣旨搬了出来,那上面明明白白写着不破燕云不归于朝。
我们这是遵旨行事。
至于后面让撤军的旨意,那就是你们这些奸佞进了谗言,导致陛下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如果真撤军了,那皇帝就成了不仁不孝的王八蛋了。
所以,我们岳家军抗旨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