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以明确的是,最初发生故障的FPGA芯片应该位于系统的核心调度节点,比如审查总控服务器、权限管理服务器、主缓存服务器,从而导致全局审查逻辑被覆盖或绕过。”
“原本这个故障应该在出现后几秒钟就被发现,系统会自动将该任务自动转移到备用节点。”
“但凑巧这个故障出现在规则分发的瞬间,窗口期极短,可能是刚刚出现反转,几毫秒后就正好赶上了系统的规则自动分发。”
“你看,系统日志的规则分发时间也支持这一猜测。”
“由于分发逻辑是瞬时的,没有容错检查,错误被大范围复制,通过批量分发在时间窗口内扩散到所有子节点。”
“按理说,如果是普通的字节翻转,大概率会指向空白内存区域,引发数据未命中错误,那样的话,虽然也会引起‘内容管理’失效,却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个问题。”
“但这个翻转后的地址,又恰恰好好的指向了白名单非审查的内容区域,数据链没有遇到任何的错误返回,顺理成章的执行了下去,由此造成了千寻‘内容管理’模块失效后,却找不到任何错误的情况发生。”
“你也知道,系统在进行规则分发和调用时,通常会假设数据是正确的,除非触发了容错校验逻辑。但由于这个运行逻辑从计算机的角度上看没有错误,自然也就不会触发容错校验。”
“单字节翻转不是什么非常严重的错误,更不是非常难发现的错误,但前提条件是出现数据错误,如果没有数据错误,在万亿级别的字节中找到那个反转的字节,仅凭通常的检查手段,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个单字节翻转的原因端粒也通过橘子大模型的API给出了自己的猜测,千寻服务器在五月第一次出现问题的前十分钟,太阳正好有一次M级别的耀斑爆发,强度虽然不算高,但可能正好耀斑爆发出的中子击中了对应的字节,从而造成字节翻转。”
“千寻的IDC应该也有屏蔽设计,但你知道,这东西没有百分百的屏蔽率,高能粒子偶尔还是能够穿透防护层。”
“至于说中间一个多月为什么千寻的‘内容管理’恢复了正常,日志中没有相应体现,错误的过程也已经被覆盖,当初恢复正常的原因已不可考。目前所能确认的就是,这一次持续一个多月的停机,仍旧属于五月那一次故障的延续。”
孙敬推了推眼镜,两眼放光的看着端粒发回的报告:“可以说,千寻‘内容管理’模块失效并非普通的技术故障,而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