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都海严肃地说:“中兴大明是不容易,也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之事,可你也不要忘了,当年瓦剌是何等强盛,三十年后,瓦剌还敢看我鞑靼吗?你能用三十年振兴鞑靼,统一东蒙古,那朱皇帝就不能用三十年解决顽疾,振兴大明?再说了,鞑靼最大的问题是内部分裂,大明最大的问题是内部贪腐,是统一难,还是治贪难?”
达延汗抬起手臂,捶在胸口:“哈屯,我不会再小瞧大明皇帝。”
满都海起身,缓慢地走着,对跟在一旁的达延汗说:“虽然不清楚为何大明皇帝突然转了性,但对鞑靼来说并不是好事。你需要尽早整顿好各部落,抓紧练兵,要取大明,不宜拖延太久。一个强盛的大明,鞑靼可对付不了。”
达延汗挺直胸膛,目光投向远空:“一个强盛的鞑靼,大明也未必能对付得了。说到底,强盛与否,最终是需要通过战争输赢来定。论战争,这些年来,我不曾输过。”
满都海笑了。
这是事实,这个从“箭囊”里长大的孩子很早很早就经历战争了,他的战场经验可比大明皇帝,大明任何一个将领,都丰富无数,他率领的鞑靼骑兵,疾驰如风,侵略如火,锐不可当。
无论大明如何中兴,只要在战场上一直处于弱势,一直失败,那大明的中兴,不过是水中月,丢颗石子进去,那就彻底乱了。
赛罕山。
一支马队缓缓而行,术仑挥舞马鞭,对身后的军士喊道:“距离明廷边境越来越近了,可都打起精神来,在抵达哈流土河之前,不得松懈!若遇明军骑兵,就给咱杀过去!”
“是。”
一群鞑靼军士喊着回应。
术仑看着远处的山峰,一峰独高,其他山则显得卑微,如同伏在地上,低着头,弓起身。
一骑奔至前,军士达阳喊道:“首领,背后出现了骑兵,数量众多,四五千骑。”
术仑笑道:“如此多骑兵自北面而来,只能是自己人,无需紧张。”
正如术仑所料,来的是鞑靼骑兵,为首之人正是巴噶逊达尔罕、兀山。
术仑没想到巴噶逊达尔罕来了,紧张不已,连忙带人行礼。
兀山是新锐将领,但其身份寻常,可巴噶逊达尔罕就不一样了,他可是达延汗的女婿,深得达延汗与满都海器重。
巴噶逊达尔罕见追上了术仑,寒暄一番,问道:“到哈流土河还有多远?”
术仑恭谨地回道:“不到三百里。”
巴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