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转管机枪,也已经仿制成功,只是,弹药的生产成本很高。”
帕麦斯顿继续汇报。
维多利亚闻言,蹙眉沉思了起来。
“步枪产能有限,而火炮的质量也不行,也就是说,我大英和唐国的军火贸易,还得继续谈咯?”
帕麦斯顿闻言,点头道。
“就目前来看,确实如此。”
“但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唐国的军火始终在向外售卖,我们不买,那些斯拉夫人也要买。”
“我们多买点,斯拉夫人就得少买点。”
“我们抬抬价,斯拉夫人就得跟着加价……”
“长久下来,沙俄绝对耗不过我们。”
在帕麦斯顿看来,即便大英有生产后装武器的能力,外购军火的事情最好也不要停。
不说别的,哪怕只是为了给沙俄添堵,那这事也得做。
沙俄并没有自行生产后装武器的工业能力,而英法这边,即便有,也不会卖给他们。
是故,和大唐的军火交易线,就是沙俄的生命线。
英国既然无法阻止大唐和沙俄之间的军贸,那通过抬价的方式,来给沙俄添堵,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只要沙俄无法从大唐那边获得足够的军火,等到克里米亚的战事进一步加剧,沙俄的防线迟早要崩。
维多利亚闻言,还是轻轻点头。
忽然,维多利亚又再次询问道。
“还有,就是东南亚方向的局势。”
“我听荷兰和西班牙那边说,中国人正在对他们的马尼拉和巴达维亚殖民地虎视眈眈,并进行试探。”
“荷兰和西班牙当局希望我大英能够插手,帮助他们保住巴达维亚和马尼拉。”
“首相阁下以为我大英该如何处理?”
“还有就是,中国人在拿下马尼拉和巴达维亚之后,会不会得寸进尺,去威胁我大英的海峡殖民地?”
“这点也需考虑进去!”
大唐对巴达维亚和马尼拉虎视眈眈,荷兰和西班牙不想坐以待毙,自己又实在打不过大唐,所以只能向英国这个欧洲的带头大哥求援。
希望大哥能发发善心,拉小弟一把!
帕麦斯顿闻言,先是沉吟一阵,然后才开口说道。
“女王陛下,以我来看,我大英接下来还是当以克里米亚为重。”
“在解决克里米亚战争之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