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钱庄票号,却也是晋商们最主要的盈利来源之一,重要性甚至不在关外的商路之下。
晋商们之所以有资本一次次跑关外的商路,甚至商路远通中亚,东欧,靠的就是钱庄募集资金的能力。
但问题是,随着大唐皇家银行的成立,并且业务扩张。
这家有皇室信誉背书,有朝廷政策支持,有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的近现代化银行,极大的抢占了晋商的钱庄票号的生意。
这对晋商们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他们不是没有动过将钱庄整合改革为银行的心思,可是,大唐出台政策规定,银行业的经营不但需要准入执照,且还需向朝廷缴纳一笔保证金,以为银行业务兜底。
所以,晋商的钱庄票号便一直没能完成转化。
当然,不是保证金的问题,晋商们有钱,不会出不起保证金。
最大的问题是,朝廷不发准入执照啊。
嗯,之前的两张准入执照,一张是大唐皇家银行的,这点不必多说。
这是大唐第一家近现代化的银行!
而第二张,则是刚出来,就被两广的两广商帮给收入囊中。
嗯,两广商帮背后站着的,是朝中那些两广出身的实权勋贵。
晋商们别说争不过人家,即便争的过,也不敢去争。
但是,这第三张准入执照,晋商们就是势在必得了。
嗯,他们毕竟刚刚才应下帮助朝廷修连通关内和关外的铁路的事情,如今绝对已经入了皇帝的眼的。
这也正是他们有底气来争夺这第三张银行业准入执照的原因。
乔致庸眼睛微眯,开口询问道。
“大家都说说吧,各自能拿多少资金?”
银行准入执照是要拍卖的,既然是拍卖,那能筹集多少资金,自然也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语罢,他接着说道。
“我先来表个态,我乔家拿二百万。”
王家家主笑呵呵的说道。
“我王家也出二百万吧!”
孔家掌柜苦笑一声。
“我孔家差点,还需要为修铁路所需的花费提前留出余额,嗯,只能拿一百五十万了。”
随后,一群晋商你二百万,我一百万的往出凑钱。
很快就凑了一千二百万!
乔致庸继续说道。
“除去我们这几家之外,其余的晋商们也想着要出出力,把这第三张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