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和张秀香身后还跟着十来个人,“大嫂,把草垫子拿出来,台秤在堂屋里。”
“要得!”赵慧芳让那些人把背篼放下等着,张秀香去了后院拿竹筐。
等她喂饱孩子把他背着,拿了账本和钱袋出去后,见周母他们都坐在草凳上分拣红菇。
赵慧芳对她说:“春燕,你来算账。”他们今天教大家认红菇,耽搁了不少功夫,一天下来才捡了三十来斤红菇,还有些鸡枞、杂菌。
“好嘞!”杨春燕看了看他们的背篼,竹篓里装的都是红菇,背篼里也装了一些,但杂菌也很多。
看到那些品相完美的大脚菇时和鸡枞时,她想起以前这些东西刚下山,就被贩子抢着背去过秤了。
听说现在已经有收松茸的商贩了,不晓得啥时候才有收这类菌子的?
赵慧芳过秤后,对她说道:“赖嫂子,一等红菇23斤6两,二等15斤7两。”
“听到了!”杨春燕把账算好,把钱递给了满脸笑容的等在桌前的赖嫂子,“一共16块5角2。”
“哎哎!”赖嫂子高兴的接过钱,把背篼里的鸡油菌搂了些出来放竹筐里,“陈婶,多谢了哈!给你家晒干菌子吃。”
埋头分拣的周母抬头,见后忙道:“家里有,我们今天也去捡了的。”
“你的是你的,鸡油菌好吃!”赖嫂子背着背篼,提着竹篓飞快的走了。
大伙儿看后都笑了起来,“桂兰,她这是高兴给的,你家带着大伙儿把不值钱的菌子捡回来,还给这么好的价钱收,送点菌子给你们吃,应当的。”
周母笑道:“诶!我们也是帮省城的老板收的,你们该感谢他们才是!”
养猪的陈婶说:“我们都听说了,是你家幺儿媳妇看书的时候,发现书上写的红菌子和咱们这说的毒菌子一样,捡了晒干送省城给他们看了样品人家才收的。”
周母:“是啊,春燕捡回来跟我说能吃,我们都不敢吃,请王医生送到省城给那边的老板看了,人家愿意给钱收了,我们才相信。”
陈婶:“还是有文化的好,看书也能挣钱。”
周母:“那你还不把你家那小孙子送去读书,省得天天去沟里摸黄鳝泥鳅,整得像个泥猴子一样。”
陈婶笑道:“开学就去,也不晓得坐不坐得住?”
陆续有村民高兴的拿着钱走了,送红菇来的村民越来越多,院子里很快就等了不少人。
方表嫂母女三个也背着背篼来了,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