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好吗?”
“比去年好一点,你们呢?”杨春燕把孩子递给周母,帮他把藤筐放下来。
“我们那稻田少,几乎都是苞谷和高粱、洋芋。”曲秋林拿下盖在藤筐上的树枝,“这筐是一等红菇,这次还找了些回春草、黄精,羊肚菌、香菇。”
这时阿山几人也扛着藤筐走了进来,老爷子也提着竹筐出来了,“桂兰,我把九儿抱后院去,你帮春燕分拣红菇。”
“嗯!”周母把孩子递给他,“老汉儿,蒸笼里还有苞谷粑,罐子里是豇豆稀饭,你捡些出来给曲村长他们吃。”
老爷子点了点头,朝灶房走去。
曲秋林三人带了十头骡子下山,二十个藤筐装的满满当当的,一等红菇有7筐,二等有八筐,剩下的几筐就是回春草那些。
老爷子背着小九儿把食物都端了出来,“曲村长,晓得你们要来,给你们留着的,不要客气哈!”
“多谢老爷子!”曲秋林从竹筐里抱出一大捆烟叶,“这是我们自家种的,劲头大。”
“谢谢!谢谢!”老爷子笑着接过烟叶,“你们坐着吃,等她们分拣好了就过秤。”
“哎!”曲秋林招呼阿山两人坐下开吃,青海椒炒盐菜,还有熟油海椒拌泡萝卜,吃着爽口又下饭。
三人天没亮就开始走,在路上吃了几块冷洋芋,温热的豇豆稀饭下肚后,肠胃一下就舒服起来。
杨春燕和周母坐在草凳上,双手快速的分拣着,虽说曲秋林他们送来的红菇也是经过挑选了的,两人全部分拣完也要一个多小时。
挑出来的那些红菇都是运输途中压损坏了的,一共有三四斤的样子。
羊肚菌的品质都不错,县城零卖5、6块钱一斤,收购价4块5,香菇的零卖价才4、5角一斤。
周母把竹筐放台秤上,“春燕,一等货52斤6两,53斤……二等50斤……回春草85斤,羊肚菌56斤,黄精155斤……”
杨春燕拿着笔一一记下,算账后进屋拿钱结账,曲秋林三个忙帮着周母、周父搬竹筐去后院。
蒋玉几个还在清洗陈小舅他们村送来的红菇,曲秋林他们来时,她和周母在楼上晒竹荪。
农忙后大伙儿天刚蒙蒙亮,就赶着上山捡菌子来卖钱,陈小舅他们村和建设大队的村民九点多就送菌子来了。
一上午就收了一千多斤红菇,一百多斤香菇、木耳、还有几十斤羊肚菌和十几斤竹荪。
竹荪从破土到成熟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