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的词汇。
从大明朝建国以来,二百年间,黄河以北的地方,平均每年要冻死万人以上。
物伤其类,如此伤亡,总是能让人心情沉重。
不过,两京一十三省衙门在去年就上报了“天下暖冬”的消息,再加上去年的大丰收,天暖、有粮,可以预见去年因冻饿而死的人并不会太多。
辽东镇:四百九十人。
蓟州镇:二百一十人。
河北省:一百五十六人。
……
两广:八人。
岭南:一人。
当看到全国去年入冬以来,总冻死者一千六百八十八人,张、高、胡、李、陈心中大石瞬间落地。
冻死者,少了八成以上。
随后就是大喜。
在华夏。
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深刻影响着唐朝及后代王朝,冻死骨,成了评判盛世很重要一个因素。
大明朝上亿百姓,冻死骨仅千余人。
哪怕再苛刻的评判,朱门的酒肉臭不臭不提,但冻死骨已经很少了。
况且,各地衙门上报了“冻死骨”的真正死因,有过半以上的人,是在酒后醉倒在路边,才被冻死的。
人话解释,就是大明朝让这些人吃的太饱了,都喝得起酒了,死也是该死。
张居正一锤定音,高声道:“此乃祥报,来人,呈于玉熙宫。”
新任内阁中书舍人,首辅门生傅应祯,推门走进政务堂内,恭敬接过了祥报,往玉熙宫而去。
原内阁中书舍人,首辅门生刘台,则在嘉靖四十一年正月初一,也就是昨天,卸去了职位,奔赴了辽东镇下一县担任县令。
刘台的免职、任职,都是同日下发的,傅应祯无缝衔接。
不给任何“有心人”填人夺权的机会。
高拱望着傅应祯的后脑,不知怎的,似乎也看到反骨,元辅门生的素质,真差。
一应未尽之事,五阁老能批示的就批示了,不能批示的,就让人送去玉熙宫,交由圣上御批。
五个人,外加上元辅一人能顶两人用,相当于六个人在同时理事,速度不是一般的快。
过渡到六部新年计划上,这是要内阁阁老们先进行集体决策,再到御前奏对。
吏部,计划还是那样,要对大明朝冗官、冗员、冗费,以及带来的积贫、积弱问题进行改变。
但混过官场的,是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